一、
因工作和琐事耽误了近一周时间没听课,心想只要自己最终能完成所有课程回听,补交作业即可,况且自己在这五天内还学习了两节关于增强阅读力的课程,自认为尽力在学习——直到今晚把8/11第一章领读音频听到最后,永澄老师恨铁不成钢的那番言论时,我开始紧张、自责加着急了,一下子明白了按时输出作品的重要性,特别是我后来才看到第一期的作品精选里居然有我的文章,更加惭愧不如。于是更加坚定,一定要争取迎头赶上,把落下的作业都一一提交,完成输出的功课。
完成8/11笔记后,我已将自己从8/6到8/11的笔记(结合老师的领读观点和自身的理解)做成电子版上传到了共读群,如果能帮助到个别小伙伴,我将万分荣幸,虽然跟大家比起来,真的做的不咋地。
上面两段并不是废话,而且我这一周以来的学习和心理状态的反馈,也希望借此能时刻提醒自己,想要被人看到你的努力,就要克服实际存在的一切困难,努力达到所要求的水准。
接下来是我听这节课的三点收获。
1.做走在时代前面的“明白人”
永澄老师讲了这样一句话:“现今时代,基于个体的精进太慢,只有借势跃迁,才能赶上时代变化的速度。”这句话蕴含了这一章的基本原理——利用规律,放大努力。“借势”,旨在让我们认清时代变迁的规则,放弃“低水平勤奋”,我个人理解就是“又好又快”、“多快好省”的原理。我们长久以来被过往的认知和教育方法所束缚,被前人告知一定要遵循他们的规则去做事情,殊不知社会早已发生巨大的变革,我们可以更便捷地利用规则和方法去帮助我们在原有的勤奋层级的基础上,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通往下一次跃迁的“楼梯”,因此“借势”、“暗箱”等名词也就不难理解。“借势”是规律,“暗箱”是操作手段。
2.跃迁成长的三个阶段
分为“认知跃迁”、“能力跃迁”、“能级跃迁”。
我们大部分人也许都停留在“认知跃迁”的层面上,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迫切想要“屯书”,要学习快速阅读、甚至是时间管理、目标管理、职业规划等技能了,因为大家都还没有建立一个系统的概念,对自己想要达成一个怎样的人还不够明确,缺乏目标感。我们还停留在让自己不断产生负罪感、焦虑感的层面上,连书中一笔带过,却又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持续的学习、阅读”都还没有做到,你怎么样去实现跃迁?就如同永澄老师课中所讲,有的人才努力了一个月,就着急想要结果,这种心态是断做不出成绩的,无论是在自我学习,还是职场上,都是容易被最先放弃的那个人。
对于能力跃迁的理解,我个人可以引申到本专业上来,学习声乐的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很多人都处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阶段,属于“自嗨型”勤奋,以为每天练习坚持了一段时间了还看不到进步,高音还没有解决,就开始自我否定,“是不是不适合”“换其他的方法试试”“我还是干点别的吧”之类的。而声乐的层级进阶正如同书中P20页提到的“熏耳朵”的概念,我是搞这行的所以我特别能感同身受,要想达到跃迁,见人、蓄势很重要,但是脱离了自身的持续的积累,却是万万不能的。
能级跃迁,我理解是在经过了几次显著性提高和改变之后,开始逐渐显现出你的个人“价值”的现象。可能理解还不够深刻,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3.调动资源、扩大格局,积累势能
这是本次领读中最后一个部分的内容,虽然内容很少,但感觉意义非常重要。我个人理解为,调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就是在帮助你自己更快更好地达成眼下一个又一个目标和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为你将来进行能力跃迁进行底蕴积累。格局要大,这个概念不鲜见,但没几个人做到,就说明实际了解它、重视它的人还是很少。无论是在职场课还是社会学当中,抑或是古代先贤的名著之中,都要让我们更大的格局意识,你格局大,你的视野和思维就不会局限在眼下,不会纠结于目前被你困扰的问题之中,你能看到更大的层级,你能了解实际是更高层面的系统在起作用,自然就知道该如何去处理,理解目前矛盾的关键点,甚至它都不一定是一个值得被你关注的矛盾。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被很多琐碎的、反复出现的、过去固化思维导致的问题一再困扰着,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原因,因为几乎所有的精力都被这些底层的东西牵制住了。所以,我们需要扩大格局,积累势能。
二、
回答问题:你是如何理解连接和协作的,在万物互联的时代里,你要如何利用连接让协作更好发生?
答: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我们身边的系统关系也在随之不断发生变化。领读中提到的我们经历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工业文明到现在的万物互联时代,身边影响我们的重要元素其实就是在那个阶段最重要的、能更快帮助你发展和成长的“抓手”和“利器”。
而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中,想让自己融入这个社会,与他人更好地协作,实现自己的跃迁,就要在深刻了解“网络”这个概念和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他。比如你的自我学习能力中包含“自主检索能力”,很多人都还不善于“自我检索”,而很多基本的问题都在网上能找到。很多人想要甚至急于价值变现,这条路径很多互联网大牛的经历已经给你提供了很多参考信息。但是,你是否有“价值”这个问题,可能你都还没有思考到位,就急于“变现”。“碎片化”概念的存在即是合理,既然你没有整块的时间去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那就应该利用特有的“碎片化”的概念,同时借助一定的方式方法,首先来融入这个“互联”社会,其次再谈如何与他人更好地协作。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本次领读内容的理解,个人观点也许有些片面和偏颇,希望能与大家共同交流和分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