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多父母都看不到自己在给孩子讲大道理时,内心所隐含的对孩子的否定。要知道孩子反抗的其实不是那些道理,而是父母对他们的否定。2.男女关系中,很大一部分怨恨并不是来自客观伤害,而是来自期待落空。...

1.很多父母都看不到自己在给孩子讲大道理时,内心所隐含的对孩子的否定。要知道孩子反抗的其实不是那些道理,而是父母对他们的否定。


2.男女关系中,很大一部分怨恨并不是来自客观伤害,而是来自期待落空。成熟很重要的一点,也要学着和伴侣在心理上分离,谁也不活在谁的期待中。


3.缓慢反馈是万恶之源。生活中很多非恶意的谎言/或者模棱两可的回复,也是缓慢反馈的另一种形式的体现。所以要尊重那些和你直截了当沟通的朋友。因为他们没有浪费你的时间,没有阻碍你对真相的理解,尽管短期内可能让你非常不舒服。


4.虽然说思考和做事都会耗心神和心血,但同时也会滋养我们。维持年轻主要靠两点:生活安稳,内心不安分。处在成长状态中的人一定是最有生命力的,面相气场一定都是蓬勃向上的,眼神也是神采奕奕。


这就是你做的事情会创造价值,你创造的价值反过来也会塑造你。而最会消耗你气血的都是你为了不值得的人和没有收益的事情内耗,浪费时间。这种耗会让你看起来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所谓相由心生,一个终日情绪内耗的人是不可能有魅力的。保护好你的心神吧,气血旺了才能保持年轻和活力。


5.推荐一本书:《从内耗到心流》


说说几个理由:


①非常硬核,从熵的科学概念入手,引入精神熵的定义,并结合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逻辑结构非常严密的认知体系和行动指南。


对于不满足于鸡汤文或者成功学说教的人来说,这本书就是最好的选择。


②对于【熵】、【精神熵】、【耗散结构】等概念,这本书彻底把这套理论打穿并且系统化了。


③社交平台上有大量的所谓强势文化、成功学、心理学、认知觉醒等内容分享的自媒体账号。


它们或者偏激以至哗众取宠,或者过于抽象以至不知所云,或者挪用国学以至于牵强附会,等等,总之很难通过习惯审视的目光。


但现在发现,其实网上这些【异化的变种】都可以用另外一套更为科学的语言来阐述,而这本书所做的尝试目前看来是最好的。


④书中配套的很多图示设计,水平非常之高,经常能起到了一图顶千言的作用。


如果你是偏好形象化思维的人,绝对会爱上这些图示。强烈建议摘录下来做成卡片笔记。


(配图: 浪漫无处不在,人间缀满鲜花 ..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