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八月份的事件了,当时一直想写下来,但迟迟没有动工,但要写下来的念头挥之不去,现在记录下来。
兄妹两平常玩游戏很容易发生冲突,每次的事件流程就是哥哥打妹妹,然后妹妹大声骂哥哥,骂不赢哥哥就接着狂哭尖叫,然后我能量高时可以充当两个的翻译机帮助他们沟通,或是默默观察在没有孩子受伤的情况下让他们自己解决。这时通常哥哥和妹妹可以平顺的度过冲突,接着又开心的一起玩。
然而,当我能量低时,受不了哥哥的怒吼和打骂妹妹,我就会过去制止哥哥,接着哥哥会对我大吼大叫或是更激烈的打妹妹,我就会骂哥哥更甚时还会失控的动手打哥哥。被我打的哥哥会对我怒吼几声,接着很生气的跑回房间,用力的关上房门。
那天,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我一样很生气的把哥哥抓住,怕他打妹妹,但是那天不一样的是在跟他讲道理时,脑海突然有了一个点子!儿子还小,讲的可能理解不了,接着我把他和妹妹带到黑板前,我说我画东西给你们看,儿子本来不太愿意的,后来我转变语气,我说你看看再说嘛!
接着我就画了下面的情绪图。
我画了一个哥哥和妹妹的笑脸,我说:你和妹妹本来都是开心的,结果吵架了,如果用嘴巴沟通,讲出来,结果大家都是笑脸开心,我自己同时很夸张的表演笑脸,这时两个孩子都被我逗笑了。
如果你动手打人,结果妹妹被打痛了会难过,会痛然后就会生气,我同时做了难过和生气的夸张表情,孩子更乐了。
那次的冲突就这样在笑声中化解了!
之后他们几次的冲突我也是利用这样的表情游戏让他们化解的哭闹的戏码了。
这个游戏应该是听唐老师的情绪课得来的灵感,只是不知道自己可以如此灵活运用,赞自己一个。
虽然黑板上画的图很简单也不好看,但是孩子真的理解了情绪,之后有时我和兄妹俩说话,他们不理我,我就会做夸张的难过表情加哭声,他们就会软化来看看我怎么了。
在回忆这次成功的情绪游戏时,也让我想起了昨天上午兄妹两也是吵架,然后哥哥坐在沙发上用脚狂踢也坐在沙发上的妹妹,我当时急着煮午餐,因为下午有事要出门,我在厨房忙,看到听到这情景,好生气好生气。
我先去制止哥哥踢妹妹,然后又骂妹妹哥哥踢打你,为何你不会躲呢?然后我把哥哥的脚抱住,哥哥踢不到妹妹后,改用手打,我挡在他们中间,哥哥做状想打我手,我说,你不可以打我的。他听了更生气,真的打我还踢我,那一刻我的理智断线了,打他,踢回他,然后我摔东西发泄。
我摔东西的那一刻,看到儿子被我打了以后的表情,眼眶含泪很受伤的眼神,后来跑到房间去了。
我没去追他,我依然很生气,我回厨房去煮饭,从厨房望着坐在客厅的女儿,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把女儿投射为小时候的我了,所以特别想保护她,接着我在心里默念,女儿是独立的个体,她不是小时候的我,停止投射吧。
然后想到哥哥那受伤的眼神,心里很不安又心疼,从房门外面望了望他,他似乎还没有冷静下来,决定先不去找他,我自己也冷静一下,再过了一会儿,自己冷静了,儿子似乎也不那么愤怒了,我走进房里对儿子说:对不起,妈妈刚才不应该打你的,是我不对,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不应该打你的。这时儿子软化了,我说可以抱抱你吗?儿子过来了,我紧紧的抱住他,在他耳边说,妈妈刚才是自己没控制好情绪,所以失手打了你,对不起!
然后善良的儿子原谅了我,接着我们又愉快的手牵手去饭厅吃午餐了。
另外,在写作时写着看到哥哥打妹妹时,突然有一个画面闪过我脑海,就是在我年幼时,爸爸打我们的画面,爸爸打我们时那凶狠的表情,好狠的动作,好怕爸爸打伤我啊,甚至夸张的觉得被打到可能会被打死。
所以看到哥哥打妹妹时我会很恐惧,害怕会出事,那没缘由的害怕,原来是出于小时候被爸爸打的画面,其实我比较少被爸爸打,其他孩子被打的多,但是我在旁边看着那些画面的恐惧感,原来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了。
或许我无意识中流露出来的害怕让哥哥感觉不安吧,或许那一刻他会认为妈妈只爱妹妹不爱我,而且讨厌我吧……所以喜欢抢走妹妹手中的东西吧。
这个觉察令我意外,我从来原来引起我情绪失控的不是孩子的行为,而是藏在我身体潜意识里的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