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的时候,我突然间觉得西游记好像真有其事啊。
为什么呢?
因为在这一回当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历史上知名的人物,我们读到了历史上最熟悉的盛唐。你瞧,袁守诚,居然是袁天罡的叔叔,袁天罡唐朝著名的相术家,与李淳风共同合作完成“推背图”,他的叔叔自然也是神机妙算的了,可信!
再看袁守诚算卦的地方,“两边罗列王维画,座上高悬鬼谷形”。王维,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鼻祖。我们也很熟悉,可信!
再往下看,唐太宗李世民,贤相魏征,文官房玄龄、杜如晦、许敬宗;武官殷开山、程咬金、秦叔宝……这些历史人物更是再熟悉不过了啊!所以说,更可信了!
这就是《西游记》给我们的错觉,好像确有其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效果,一方面是因为作者吴承恩巧借历史人物来增强小说的可信度,另一方面,在整个西游记的构思框架上,其实也是从一件真实的历史事件演变而来的。那就是玄奘西行--
由于隋朝末年统治者滥用民力,国力亏虚,突厥乘机威胁中原,直到唐初的李渊,也不得不屈从于突厥。唐太宗这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自然要彻底雪耻,他决心消灭西突厥割据势力,统一西域并发展与中亚、南亚和西亚各国的交往,为此必须了解西域一带的地理、人情。
13岁时,玄奘(小说中的唐僧)立志“远绍如来,近光遗法”,从此遁入空门。当时社会的佛学氛围浓厚,玄奘天资聪颖,很快就脱颖而出。后来,玄奘修行的净土寺因战乱而不再适合修行,玄奘只好离开洛阳四处游历,先后到成都、长安、扬州、苏州等地,遍访名师,最后又到长安问师于法常、僧辩两位大师。当时,玄奘的佛学修养已经非常深厚,令长安的高僧刮目相看,人们都称他为“佛门千里驹”。
然而,随着学业的长进,玄奘心中的困惑也越来越多,而这些疑惑又并非国内佛典和大师所能解决,于是他下定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小说中的西天,天竺)去求经学法。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迟迟等不到朝廷批文的玄奘决定只身到印度求取真经。他从长安出发,开始了西行求经之旅。一路上,玄奘历经千辛万苦,多次陷入绝境,最终到达了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在那里留学五年,之后又周游印度。当地的僧人十分敬仰他的人品学识,戒日王(印度成日朝国王)还专门为他召开了辩法大会,他的名气因此越来越大。
贞观十七年(643年)春,玄奘谢绝了印度众僧的挽留,携带657部佛经回国。两年后,他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首都长安。玄奘此行,历时十九年,行程五万里,是一次伟大的旅行。
回到长安后,玄奘受到盛大欢迎,唐太宗召见了他,对他的才学十分赏识,命令宰相房玄龄选取高僧,协助玄奘翻译佛经。唐太宗还敦促他将在西域的所见所闻撰写成书,于是由玄奘口述,弟子辩机执笔的《大唐西域记》一书在贞观二十年(646年)问世了。
这便是《西游记》的前身,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历史框架,所以才让我们觉得西天取经这件事儿特别真实。
当然,《西游记》的最大特点并非它的历史特质。在这一回目中,我们明显能感觉到它的玄幻特质:
第一,泾河龙王直接幻化成白衣秀士,可以直接与袁守诚叫板。
第二,魏征还可以接受玉帝的调遣,于睡梦之中斩杀泾河龙王。
第三,唐太宗于梦中会见泾河龙王,并答应救其性命。
这一切又让西游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也正是本书最好看之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假之间让我们感受着西游的苦乐,虚实之间让我们领略着经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