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听说过正念、冥想,通过正念、冥想可以让人心情平和、注意力集中,还能发现很多平时没有的感受和想法。
但是正念为什么会这样神奇呢?
之前我也曾试着正念行走、正念进食、冥想内观,虽然感受不错,但一直没有在任何一本书里得到过关于正念生理层次的解释。正是因为“只能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自己还是对正念半信半疑。
最近,我长期的疑惑终于在《心智的本质》这本书里找到了解答。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著名的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如何在大脑的生理层次来解释正念。
-1-身边的旅行
我们经常会在自己家附近看见许多旅行者。他们眼睛放着光,看什么景色都好奇;他们拿着手机到处拍,哪怕是街旁的一个路牌、街角的一丛鲜花;他们到处觅食,即使是路边寻常的小店,也循着大众点评找来。为什么我们天天视若无睹的所见,在别人眼里却成了独特的风景?
其实反过来想想也是如此,我们去国外、外地旅行时,不也是如此。别人熟悉的平凡画面也变成了我们旅行中的风景,时间似乎被拉长了,每一天都变得充实起来,我们在短短几个小时内体验到的细节仿佛超过平日一周的所见。
这是为什么呢?
-2-导管和过滤器的心智模式
《心智的本质》告诉我们:心智和大脑中的信息加工方式有两种,分别是“自上而下”(top-down)的过滤器模式和“自下而上”(bottom-up)的导管模式。
位置更高的大脑皮层被称为“上”,而位置较低的脑干和边缘系统被称为“下”。
“上”意味着你的先前经验被激活,过滤器模式就像你住在熟悉的家,因为你已经知道太多,所以你不再那样清楚地看待世界。你体会到的是反复出现的相同事物引起的熟悉感,因此你不关注细节。自上而下的过滤器模式让人更注重效率。
“下”意味着你的经验空缺或者没有被激活,导管模式就像你旅行来到了一个陌生城市,你的全部注意力都会被它吸引,从而引发你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没有过往经验的过滤,这时你就是在以初心看待它。自下而上的导管模式让人更敏感,能看到更多独特的东西。
两种心智模式就像《思考,快与慢》中的两个系统。
自上而下的过滤器模式相当于快系统,快系统依靠我们的经验提高运作效率,比如象棋高手已经把无数的棋谱内化,他看到每一步棋都会自动匹配到快系统,去寻找最优着数;
自下而上的导管模式相当于慢系统,没有先入为主的经验、套路,就像一个普通人看到每一步棋,都要反复思考各种细节。
过滤器模式为我们的人生带来效率,可以让我们更快地做出最优反应,但这种效率也令我们损失了一些东西。导管模式让我们更关注细节以及能量流本身,但却牺牲了效率,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甚至会造成生死危机。
心智既可以是自下而上的导管,也可以是自上而下的建构器。二者缺一不可,但又互相平衡
我们的心智至少包含了导管和建构器两种模式。倘若二者仅有其一,在我们的生命中的功能或许就会受到限制。缺少建构器,我们就学不到东西;缺少导管,我们就没有了感受。
-3-正念的大脑底层逻辑
正念就是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正念和自下到上的导管模式高度吻合。
所以正念的大脑底层逻辑就是:关闭自上到下的过滤器心智模式,不做任何判断、分析,只是观察、关注当下的一切,让能量、信息不做加工地原始传递上来,仔细体会各种细节和原始感受。这时我们就能进一步接纳生命的不确定性本质,体会能量流自组织涌动带来的幸福感。
“正念”英文全称mindfulness,即full of mind,意思就是让自下而上的导管心智模式充满自己。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后,曾经传授给孩子们用正念吃橘子。这个故事就诠释了正念这种自下而上的导管心智模式。
佛陀说:“你们平时把橘子剥皮来吃,可以把它吃得专注或不专注。怎样才是专注呢?那就是当你吃橘子的时候,你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吃橘子。你可以全面地感受到橘子的香和甜。当你剥橘子的皮,你知道自己在剥它的皮;当你把一瓣橘子剥下来放进口里,你知道你是在把一瓣橘子剥下来放入口里;当你经验着橘子的芳香和美味时,你是察觉着你在经验那芳香美味。”
佛陀还说:“橘子有很多瓣,就像一天有很多个小时,正念就是一个人的心没有思念着昨天或明天,只是全神贯注地投入这一刻时,橘子才是真实的,吃它的人也是真实的。一个修习正念的人可以从橘子里看到橘树、春天时橘树的花朵、滋养橘子的阳光和雨水,乃至宇宙间的奥妙和万事万物的互相关系。一个生活得留心专注的人一定很少犯错,也能对自己和身边的环境有更好的了解,而了解与明白会引致容忍和爱心产生。”
正念可以正念进食、正念行走、正念冥想等,其原理都是相通的。就是像佛陀那样,主动驾驭自下而上的导管心智模式,用一种开放的模式去接受事物原本的样子。
惠海禅师曾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也就是“该吃饭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意思并不是遵循人的生理规律苟活,而是要正念吃饭,正念休息,全心投入到当下自下而上的体验中。
-4-如何培养健康的心智
正念可以培养我们自下而上的导管心智模式,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地正念训练自己这种心智模式。
但很多情况下,我们从出生就开始自上而下的通过过滤器建构自己的心智,并且这种自上而下的建构器的加工过程很少被我们觉察到。我们寓居于自己的身体里,我们的大脑变成了产生预期和探测模式的机器,时刻为我们预期可能发生的事做着准备。这些预期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它们受到我们过去经验的影响。
自上而下的过滤器大部分时间影响着我们的感受、知觉、思维和行动,只有当它突然被破坏、被冲击的时候,当一种自下而上的全新体验充满知觉的时候,个体生命中的转折点才可能出现。这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某些新事物,甚至是创伤都可能意味着一种邀请,它在邀请我们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这种让人感到无助的创伤体验,最终会转变成一个让人觉醒的机会。
我们要有这种信念:完美无缺的知觉是不存在的,因为知觉受到来自先前经验的自上而下的加工的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与感觉建立联系,才能开始从未经觉察的、自上而下的过滤器可能施行的“暴政”中将自己解放出来。
佛陀在学会正念吃橘子前,也曾长期苦修无果,甚至因为久未进食而晕倒。也许就是在那生死的瞬间,佛陀觉醒了,找到了自下而上的心智导管模式,开启了正念修行之路。
所以正念的生理底层逻辑就是
自下而上的导管心智模式,
觉察了这一点,
我们才能正确地、持续地、坚定地保持正念。
【无戒学堂】日更第24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