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为什么要回老家?

又近中秋,街边的红灯笼已三三两两挂起。办公室里,讨论出行计划的声音早已盖过了键盘声。有同事计划远行,有同事准备宅家追剧。当被问到时,我几乎是脱口而出:“回老家。”

“你暑假不是刚回去过吗?”

是啊,才一个多月。就在刚才,电话那头,母亲的反应也这样嗔怪:“怎么又回来了?”语气里带着熟悉的责怪,可我顺着电波也还是分明听出了那藏不住的惊喜。

不知从何时起,对故乡的牵挂变得如此迫切——每次回去,总要到田埂上走一走,双脚踩上那片松软的泥土,一股暖意便从脚底浸上心头。深深地呼吸,故乡的风里有稻谷的味道、秋露的清凉、童年的回忆,让故乡的风穿透身体,仿佛漂泊的灵魂终于找到了锚点。

这些年,渐渐懂得:我们拼命长大,父母悄悄变老。而故乡,永远是那个可以让你变回小孩的地方。

壹 | 故乡的土地上,藏着生命的答案

就是在那条熟悉的田埂上,一个念头毫无征兆地浮现:我为什么活着?

如果我不在了,孩子们依然会长大,只是会缺失一些什么;伴侣会不习惯,但时间终会磨平痕迹;唯有父母——我甚至不敢细想。他们生命的光彩可能会骤然暗淡,那个叫“儿女”的地方,将永远空着,再不会有新的名字来填补。

记得父亲说过:“你回来了,家里的灯都亮些。”原来,我的归来,就是他们最好的节日。

原来,我的存在,对他们而言,是如此不可替代的理由。

贰 | 活着,是为了成为彼此的依靠

想明白这些,那个关于“生命意义”的宏大问题,突然有了具体的答案。

我活着,是为了孩子放学回家时,能喊一声“爸妈”;是为了伴侣在生活中的那些因我而形成的习惯;更是为了父母接起电话时,那声带着“责怪”的关心。

我们彼此依赖,如同树与土地——树从土地汲取养分,它的根系也让土地更加坚实。这不是负担,而是生命最温柔的真相。

叁 | 回家的路,是灵魂的归途

所以,只要有家,总想回去。

每一次归来,都不只是为了看望父母,更是为了确认自己依然是被牵挂的孩子,是为了从故乡的风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

那双踩在松软土地上的脚,那个在田埂上深呼吸的人,正在完成一场无声的仪式——通过回归来确认:无论走多远,这里永远是起点。

写在最后

这个假期,如果你也将踏上归途,不妨在熟悉的土地上走走。你会发现,所有的奔波与坚持,都在那一刻找到了意义。

我们好好活着,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那些视我们为理由的人。而回乡,不过是为了积蓄更多好好活着的勇气。

愿每一个归家的人,都能在故乡的风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