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个宝宝”、“妈宝”、“啃老”、“我妈不同意…”、“巨婴”,这些词大家肯定不陌生。说不定身边就有这样的人。虽然年纪已然成年了,但是行为举止、心态还没有从孩子转变成为一个成年人。面对一些临时事务和突发状况缺乏一定的处理能力,心智不够成熟。
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首当其冲的是,当代社会的主力军是计划生育的一代。这一代的成长环境很特殊,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苦尽甘来的父母竭尽全力护着他们的周全,他们从出生到毕业、工作都过得顺顺当当的,大部分的人生转折和道路选择都被父母安排好了,没经历过什么风险坎坷。所以必然缺乏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其本身也会少了些独立自主意识。
有些人会意识到这一点尝试去改变,把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有些人意识不到这一点,或许意识到了也不敢冲破这个枷锁、离开这个温室。
那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独立呢?(以下内容摘录于《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
1.完成分离
完成分离,指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分离,在自己的生活和父母的生活间建立起清晰的边界。
在这个过程中,评判标准主要是自我与他人的责任划分的水平,即我们是否能够很好地与父母划出边界,将自己与父母的生活区分开。在未独立以前,不论在法律上,还是生活中,我们的行为都是由父母来负责的,而独立的过程中,我们将逐步成为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的责任人。
另外,在独立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与父母发展出除了“亲子”关系之外的,新的属于成年人之间的关系,对他们投入新的情感。
没有完成与原生家庭分离的人仍会在很多生活的琐碎细节上与父母纠缠在一起,且很难完全脱身投入新的关系和情感,比如建立新的家庭。在生活中,很多已经成年很久的孩子仍然和父母同吃同住,在生活上依靠父母,并很难与他人建立恋爱关系,就是因为没有完成与父母的分离。
2.掌握自主的能力
获得自主的能力,指的是能够很好地处理外界环境,拥有在环境中独立适应和生存的能力。它的评判标准包括两个部分:
·自立水平,包括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信,以及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能否处理挑战和困难。一个不够自立的人,往往不具备自己应对陌生和困难情境的能力,他们在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无法做出独立的判断,难以解决问题,只能转而寻求家庭的帮助。
·决策水平,即在面对重大选择和人生走向时,在多大程度上能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喜好,独立地做出决定。在生活中这样的情境很多,比如想和心仪的男/女朋友结婚,父母却坚决反对;想要出国读研或者在大城市工作,父母却希望你不要离家太远。一个自主决策能力较弱的人,往往会在自己的判断和家人的观点发生冲突时感到焦虑和羞耻,并最终很有可能会将决定权交给父母,而自主决策能力强的人则能坚持自己的决定。
3.掌控自己的情绪
“情绪自主性”是指自己的情绪能否由自己主导,能否掌控自己的内心冲突,在建立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同时,处理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比如内疚、羞耻、依赖、愤怒等等。它的评判标准包括两个部分:
·自我控制水平,即能自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而不是受他人(特别是父母)的影响和控制。如果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比较差,应对措施就可能是不去处理,而是被动地防御这些情绪,甚至会被这些负面情绪淹没,而导致一些不恰当的、敌对的行为。要注意,自我控制水平并不是指不会被别人影响到自己的情绪,而是指与实现自主前的状态相比,被别人影响的程度会降低,自我调节的能力会增强。
·自我坚定水平,即能否自己建立起自我价值的评估标准,并且勇于冒着遭到反对的危险,表达那些和他人(特别是父母)不一样的、冲突的需求和价值观。自我坚定水平较低的人,因为不敢树立和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往往会在成年以后还时时监测自己的行为,保证自己的行为能满足父母的评判标准,以免引起父母的反对、愤怒或惩罚。
那如何做到真正的自主呢?
自主与更好的精神状态、工作与学业表现相关联,那么如何更好地实现自主呢?
1.自主不是没有限度的
201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自主存在一个“最佳水平”,比这个值更高的自主性未必是好的。研究者设计了一个“猫和老鼠”的电脑游戏,让被试者寻找抓老鼠的正确路径,在这个过程中对比“无自主性”“适度自主性”和“完全自主性”3种状态下被试者的表现。结果发现,在游戏中被试者的状态存在一个最佳水平的自主性,如果超越这个水平,达到所谓“完全的自主”时,游戏表现反而会下降。
在生活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如果一味地追求与父母的分离,追求完全的自我决定,可能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2.独立的过程,与和父母的良好关系并不矛盾
尽管在我们独立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和父母的冲突、不快或者阵痛,但独立并不意味着和父母决裂。相反,和父母的关系应该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正向的作用。斯坦伯格的研究显示,有大量青少年在独立的过程中,并不会经过与父母的分离;相反,这个过程是在父母的陪伴和帮助下进行的,父母会鼓励他们发展出自我意识,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为自己做出重大的决定。
因此,当你决定要过一个自己的人生时,千万不要忽略父母的作用(当然这是在父母愿意给予支持的前提下)。苏珊·弗兰克等人发现,在独立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人会进入“伪独立”的状态,即他们为了争取独立,对父母抱以完全的冷漠或轻蔑态度,总是认为父母在过分地控制自己,并有意地制造与父母的冲突或冷战。这就可能带来“过度自主”,产生对个人精神心理状态、关系模式、社会生活功能的负面作用。相对于母亲,这种状态在孩子与父亲的关系中更经常出现。
3.自主不是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也意味着责任
人不可能脱离与他人的关系而存在。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能够很好地把握“自主”与“关联”的关系、依恋与独立的平衡,并随着个人的发展而调节二者的限度。自主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弗兰克认为,要想达到自主,不可缺少的是一个对父母进行“去理想化”的过程:从童年时对父母全知全能的幻想中脱离出来,认识到父母并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是同时具备优点和缺点;不再无选择性地相信和接受父母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不再因为没有满足父母的情绪和要求而感到内疚、羞耻,而是评判并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和标准。
能够达到自主的人,最终会承认并骄傲于自己父母的长处,但也能认识到父母的短处,认识到他们作为人的复杂之处,最终成为自我价值的评定者。
如何独立自主,是我们一生都要面对的课题。成年后,我们可能会建立新的家庭,要处理在新的家庭中的独立与依恋;当我们年老,或者经历丧失亲人之时,也会再次面临独立的挑战。脱离原生家庭,开始自己的人生,只是我们在这个课题上的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