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一听外面没有风声,天气也不冷,于是便准备骑行。
下了楼,感觉还是有点清凉,地面微潮,似是洒水车的杰作,环卫工人们已经开始打扫卫生。想起朋友圈“北京、上海、西安、青岛等城市某些地段落叶缓扫”的人文性政策,看来在滑县应该是没有的。想想若滑县也执行这项政策,它会保护了我们对哪片落叶之美的爱恋?会为冬天的我们留住哪里最后一抹秋意美景呢?
大路上肯定是不行的。
那就去森林公园看落叶吧,毕竟树上那已经开始稀少的树叶,一旦遇到酷霜便会全部凋零。
抬头看远处,竟然模模糊糊的。知道每一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因气温落差造成的大雾天气来了。于是,目测了一下空气的能见度,不足10米。问一下自己:一个人,还去森林公园吗?
想想自己,前天登山,昨天休整,今天若再不转一圈儿,森林公园会不会成了我的陌生?那就去吧。
可能因为天气原因,一路上,鲜少见人,就连平日里在白马湖跑步的人也不见了行踪。偶尔从身边经过的车辆,都开启了双闪示警,依稀也能听到不远处的谈话声,有点儿深山里的那种“但闻人语响”的感觉了。
一面走,一面把第二注意力放在了历史小说《大秦帝国》的听书上。正讲到战国时期苏秦、张仪的连横合纵篇。感受着孙皓辉用16年时间写成的这部为秦国正名的鸿篇巨制,一个个在沧海横流,尽显英雄本色的人物跃然眼前;一个个于乱世之中,横空出世的经天纬地之才飘然而至。内心还是颇多感慨的。
那么,我的第一注意力是什么?看大雾。在北方,大雾天气还是不多见的。看雾蒙蒙的天空,看雾蒙蒙的大地,看大雾中的一切。模模糊糊的,远处的东西,什么也看不到。而近处的小树还是可以看到的,只是没有光与影的宠爱,显得分外落寞。小鸟都去哪里了?没有了踪迹。有着夏日熙熙攘攘的人流的森林公园,今天变成了人迹罕至的冬日的微冷。
这样的状况,拍照成了难题。好在我昨天看了一篇关于摄影的文章——白平衡的原理和应用。今天刚好试试看。
白平衡,字面上的理解是白色的平衡,简单点讲,就是相机拍出的颜色和我们肉眼看的颜色不一致,想要颜色正常,就需要通过白平衡来控制。
白平衡是描述显示器中红、绿、蓝三基色混合生成后白色精确度的一项指标。白平衡的英文为White Balance,其基本概念是“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将白色物体还原为白色”,对在特定光源下拍摄时出现的偏色现象,通过加强对应的补色来进行补偿。相机的白平衡设定可以校准色温的偏差,在拍摄时我们可以大胆地调整白平衡来达到想要的画面效果。所谓的白平衡是通过对白色被摄物的颜色还原(产生纯白的色彩效果),进而达到其他物体色彩准确还原的一种数字图像色彩处理的计算方法。
于是,在拍摄时,我便打开了白平衡,图片颜色果然就不一样了。
突然觉得,人还是要多学点儿东西,不断充实自己,面对生活出现的问题才会不尴尬。
那就让我多读读书吧,不要觉得读书无用。总不能让自己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不要用世俗的眼光衡量知识,无用和有用是相对而言的,这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无用和绝对的有用。
选择自己的喜欢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