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种现象特别明显,很多人喜欢晒书单,比如,一年读了几十本甚至上百本书。
起初我也是读书很勤,每天都规划自己读几十页书,而且一旦决定,每天都不会落下。
所以我每天的感觉就是时间都很紧,但是内心很富足,因为觉得自己在进步,后来觉得人的遗忘性很大,怕自己书白读了,所以,每读完一本书就整理出一个思维导图。
但是,有一个问题越来越明显,一年下来,觉得自己的付出并没有获得与之相匹配的收获。
直到去年我第二次读完《道德经》,有了两点感悟:
1.觉得很多书畅销书都看不上了,2.标榜读书的数量没有用。
我突然想明白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焦虑后想读书,但是以后还会焦虑。
因为,人一焦虑就会认为是自己知识不够、认知不足。因此,看书是最简单、成本最低的增长知识、提高认知的方法。
当看书之后,会觉得内心平静了许多,越来越不焦虑了。
这其中的原因有两个:
1.找到了能解决自己问题的书。2.读书时往往会比较专注,专注是一种能量,内心获得了平静与信心。
第一种找到准确解决自己问题的书籍,这种概率很小,通常需要运气。因为可以凭自己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书的人,本身就是很有智慧的,他们目的明确,方法精准,并不会焦虑。
大部分人属于第二种原因,书中的内容,虽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却能给与人内心能量。缺点就是,客观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如果要保持不焦虑,就必须持续不断地看书,获得能量安慰。这也正契合了普世的爱读书的价值观,很多人会为此爱上读书、标榜读书数量。
但是,问题就在于:书读得不少,但是意义不大。
为什么?
知道而不去做等于零。光读书而不用书,没有意义。
李小龙说:“我不怕会一万种招式的人,却怕一种招式练一万遍的人”。
读一万本书,不如把一本书实践一万遍。
常言道:一经通则百经通。
读了一本书、懂了一个知识很容易,难的是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各个方面。
试想,每年读几十本、上百本书的人,哪来的时间实践?
一本好书,你每次读的体会是不一样的。比如《道德经》读一遍和读十遍,体会和感悟会千差万别。
其实,“读书”这个词不太确切,会让很多人把“读”当做最终目的。应该叫做“用书”,要把知识付诸于实践为最终目的。
我每天写一篇文章,而且不长,目的是让大家看起来没有压力,因为长篇大论的话,读者往往会囫囵吞枣般看完,甚至很难看完。这与碎片化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这里先不做讨论。
切记一点,知识不是谁知道是谁的,而是谁用是谁的。
我们在实践知识的时候,会遇到一个大问题:坚持不下去。
不要内疚、不要自怨自艾,这不是你个人的问题,这是人性问题,因此,在“用书”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心法:
其方易得,其行难践,知其反复而不弃微小,久积而成。
有用的知识是很容易获得地,但是落实到实践很难,我们要理解、接受做事会断续、反复的情况实际情况存在,也不能因为每一次实践过于微小而就此放弃,积累的多了就会由量变引起质变。
因此,读书的数量不重要,读书的思考和实践才重要,哪怕只把一本经典书籍的知识狠狠执行下去,胜过读上千本书。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