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关爱少儿健康书写的发起人张玉柯,今天给大家探讨的话题是怎样纠正孩子的错误握笔姿势?
正确的书写姿势,有利于身心健康。许多身体的疾病,都是因为不正确的书写姿势造成的,比如近视、颈椎炎、脊柱弯曲等。现在的学生早已不是以前所讲的“十年寒窗”,一般从幼儿园读到大学,差不多20年;再读个硕士博士,那就更长了。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落下病根是必然的事情。
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选择。有人说,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做选择题”的过程;人生的重要能力,就是选择的能力。人生漫长,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选择对了,发展就顺利得多。
例如感冒了,头重脚轻,身受力,茶不思,饭不想。难受。一碗热气勝腾的中药端上来,放在面前。有两种选择:喝或者不喝。喝,痛苦,想中药那个味儿,就想作呕;不喝,更痛苦,三五天总不见好,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思量再三,捂住鼻子,闭上眼睛,咕嘟咕嘟喝了。暂时痛苦一阵子,过后便舒爽多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书写姿势出现了问题?在我们小的时候,根本没有幼儿园。孩子开始正规学习,特别是开始书写时,已经六七岁了。六七岁的孩子,手部的肌肉基本发育完善,基本可以适应书写的需要。只要教师讲解清楚,训练到位,绝大多数孩子都可以很好地掌握书写技巧。再加上以前的作业少,学习负担轻,利于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年龄,越来越早。甚至,孩子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胎教就已经开始了。许多孩子,两三岁就上托儿所、幼儿园,就开始接触笔具,甚至开始书写简单的数字和汉字,开始握笔画画两三岁的孩子,小手还很柔弱,身体机能还不成熟,为了完成书写这项精细化的动作,他们不得不改变姿势,来增强书写的力量。错误的姿势,就逐渐形成了。读小学后,天天要书写大量的家庭作业,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快”怎么来。所以,有家长说,他发现孩子上小学后,握笔姿势的错误越来越严重了。
如果没有正规的训练和干预,绝大多数的孩子,是不懂得放松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手部肌肉的发育完全,握笔的力量,会越来越大。书写,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孩子握笔、写字的力量很大的时候,我们怎么去矫正?矫正,必须用更大的力量,去压制,把他们带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孩子的力量越大,家长要花越大的气力。如此,书写,就成了一件体力活,陷入了恶性循环。难怪,许多家长感叹:自己的孩子,教不了。其实,问题不在这儿,不掌握诀窍,谁的孩子你也教不了。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书写训练低龄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孩子的肌肉发育不成熟,家长和教师,缺乏必要的书写常识和技巧,造成了许多孩子从开始,就走上了“错误”的道路。随着年级增高,学习任务加重,书写姿势不但纠正不回来,反倒越来越糟糕。在一个班级中,如果不经过正规训练,绝大多数孩子的书写姿势是错误的。我们在做执笔公益进校园中过统计,在有的班级,姿势错误的孩子甚至占据95%以上。
训练书写姿势的过程,俨然变成了纠正错误姿势的过程。一年级的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不是教会孩子正确的姿势,而是纠正孩子已经形成的错误姿势。纠正错误的难度,远远大于直接形成正确姿势的难度。一个班级四五十个孩子,一个一个纠正回来,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所以,我们一直倡导“亲子教育”,教会家长掌握正确的握笔方式,基本的书写常识和技巧,在家里更好的教好自己的孩子。家长实在解决不了的,我们在作出做重点指导,如果完全依赖教师,肯定是不现实的。
纠正错误姿势,面临着一个选择一长痛抑或是短痛。长痛,就是沿用原来的错误姿势书写,自己觉得舒服就行,不用再去尝试其他方法。温水煮青蛙,自己感受不到明显的不适,甚至错误地以为,这样做就是正确的。这样的痛苦,会伴随人的一生。因为,书写是生活的一部分,只要活着,就不可能脱离这样一项基本的生活能力。
另一种,是短痛,就是痛下决心,改正错误的书写姿势。这个过程苦是显而易见的,甚至是不小的“折磨”。改变已经习惯的方式,你会感到种种不适:身体感到难受,书写质量下降,书写速度减慢……在种种异常情况,你会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你会担心自己有无能力承受,从而失去坚持下去的信心与勇气。这个时候,老师的帮助,家长的鼓励,同伴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帮助孩子做好从错误到正确的顺利过渡,是我们应该下功夫做好的事情我们都知道良药苦口,喝着难受不好喝,可是对身体有好处。孩子不喜欢喝药,我们可以往药里加点糖,做点思想工作,给点诱惑等,减少孩子喝药时的痛苦,放在书写上,就是家长、教师正确的引导,抓住他们的手,一点一点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正确姿势带来的好处。
如果我们用尽浑身解数,孩子还是不喝药,我们怎么办?当然得采取强制措施。孩子不愿意下苦功夫纠正错误姿势,我们的立场一定要坚定,态度进行到底。毕竟,长痛不如短痛。等孩子纠正过来了,曾经的抱怨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