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常人也可以创造奇迹,那些鸡汤适用于我吗?
从现有的情况看,我从原生家庭学到的,都沉淀在我道德和理智的深处,似乎成了过时的处世哲学,但它的淳朴足以滋养我的人生。但是父母的思想,我指的是对求变和闯荡的想法,限制了我的思维,家庭环境和父母的理念对孩子的影响真的是太深远了,他们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孩子成长的一种桎梏性的束缚。眼界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舞台。深以为然。求安稳,养儿防老等等观念甚至于束缚者我们对孩子的态度。我的父母算是好的了吧,他们毕竟咬着牙能供我们上学,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其实在人们的真实世界里,人和人之间是有层次的,看似虚无,其实这是存在,某一类人都有自己的交际圈子,平时我们似乎都是平等的交往,但是深层次上,圈子就决定了一类人的思想与其他类人的区别,无法企及。就像一个从偏远农村苦苦打拼到了自己理想的学府,毕业就职,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得出了一个深刻而无奈的启示,那就是我努力拼搏只得到了那些高层家庭里小孩子具备的见识。他悲哀的感受到了自负背后深深地自卑。人和人就是有层次上的区别的。圈子还是很重要的,和思想先进的人在一起无形中就会眼界宽起来,看问题的高度角度会随之改变。所以交友要尽量交一些高质量的朋友。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家庭,但是可以向更好的朋友圈靠近,并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看抖音时刷到一条抖音,一位教师提问学生李清照的诗词,及相关的诗词,孩子们挖出了李清照的父亲北宋诗人李格非,外公大宋宰相网珪,公公大宋宰相赵挺之,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表姐妹夫秦桧和蔡京,蔡京之弟王安石之女婿蔡卞,王珪妹夫晁补之之父北宋诗人晁瑞友,晁瑞友之子王珪之外甥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晁补之之姑夫曾巩,曾巩之妹夫王安石之弟诗人王安国。你想,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熏染李清照的文采自然会出众。她一出生就接触的是这些文人墨客,耳濡目染文化底蕴自然就丰厚,加之官宦之家待人接物,思想见地定比寻常百姓家的孩子超出几许,这和上述是同样的道理,很多寒门子弟努力追求的不过是李清照这样的孩子从小就知道的,这就是实实在在又似乎是虚无缥缈的存在。
但是我常想,我们努力的目的何在,就是不断的缩小这样的差距,是自己的后代能在认知的高度上更上层楼。不至于在重复我们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