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书到自学中医,我经历了多次选择的过程。中医之路,是在生活中,它和我贴进的种种机缘,给我带来无法割舍的爱。从兴趣爱好到专业学习,我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辛苦的历程,其中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唯有自己体验品尝。但每一次都无法割舍,放弃。
没有师承的自学之路,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循序渐进,读书,理解,但缺乏交流。而自学的方法,自学的毅力,自学的快乐,是我从学习中体会到的。
除了看很多中医书籍,就是和患者的临症关系。作为自学的条件,想获得临床经验,刚开始是比较难的。但只要认真学习了,总会有验证能力的机会,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偶尔得了感冒吧,家庭成员,亲坊邻居,你不想告诉别人你在学医,或你只知道点中医常识,但他们还是知道了,就来找你。
开始来时试探性地询问,最后会提出他的这个病能不能看的问题。给自己调理,给家人调理我会得心应手,毫无顾忌。但是对于别人,可马虎不得。但找你来问病的人,肯定也是你无法回绝的,最起码要帮他分析分析,或者给一些良好建议。
遇到这种事,也是比较矛盾的。一时,有所学就会有所用。来找你咨询的人,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医院经常去看的慢性病,疗效不大,会来问病。一是不想去医院,又没什么大病,感到身体不适,想来图个快速方便。其实我完全可以拒绝这档事,毕竟,我不是真正的大夫。但是他们又不是真的来看,先是探路问病。尤其经常去看西医的人,突然也会想试试中医。既然有人来问,你得有所解答。
于是,根据对方的自我叙述病症,让我给出一个治疗建议。一般第一次,只是问问情况,他们并不会真的会去吃你开的药。我呢,刚开始保守调理,就是建议让他们吃一些中成药丸,让他们做一些自我按摩,艾灸,食疗等调理方法。
但有心着,只要坚持,还真会见大效。然后呢,他们会又来,这次不是让你只给出一些建议了,而是会向你要偏方,让你开个方子。如果你说,我也不是太懂,方子可不是随便就能开的。他们会说,你谦虚,是不想给人看,有时候还真是迫于无奈。但我知道病不怎么严重,一些慢性病,来点中药没什么大碍,再说,学的东西,得有个“临床”实践过程。
我没有开处方权利,但我还是选择会给来者一个基本符合他体证的方子。不经意间,来找我问病的人也多了,但我尽量是少开方,其理疗食疗这方面建议多。就这样一个过程逐渐也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 后来,也做过一段时间的坐堂大夫。也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但毕竟我有另一份工作,无证行医,这种责任实在是担当不起。于是后来就停止给人瞧病了。
后来我想,自学中医多年,就这么终止实在可惜。我想走从事中医医理之路,开辟新道路。也许会有人问,为什么不去考个证呢?不是科班出身,想获得合法的执业医师证,太难了。至于走中医师承之路,中医专长之路,其中滋味不是那么容易,我并不想过多谈论它。
从《本草纲目》《皇帝内经》到《伤寒论》也是经历了一个自我求学的漫长之路。
本草药学,是在开方运用的过程,通过对药性的理解,以及实践中总结记住的。目前能默写出二百多种药名,能熟练运用的一百多种。经方常用药为五十多种。其实在《伤寒论》经方中常用药也不过百十种。用药简单,但是药物剂量很重要,很关键。这是一个实践过程。经方剂量都有很明确的规定,但是在面对具体的人具体病症上,经方不是固定的,需要组合,拆解。但一般情况下,基本方不会变,都是用原方,或做加减。这看似简单却并不简单。开方不是照搬。而用药功夫就在这简单中才能出奇。
学习中医,是要多接触传统文化。儒、释、道为代表的东方哲学和宗教方面都要去研读。主要是思维方法,尤其是读《道德经》《心经》《易经》,对学习提高中医知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学习中医也如参禅一样,要有领悟性。它也是一门养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