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篇(二十)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译文:
孔子说:“管仲实在是个小器物啊!”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回答说:“管仲有三处寓所,从来不让门徒除自己的事外,参与其他政事,哪里会有节俭之说呢?”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说:“诸侯王自己的门前设立照壁,他的门前也建照壁。诸侯王宴请其他诸侯王时,设有放置酒杯的反坫,他也在自己家里做了反坫。如果管仲知礼,那么天下人都知礼了。”
儿子,后世的人从功业上把管仲看得是很高的,被尊为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法学家等等,他纵横捭阖,九合诸侯,推齐桓公坐上五霸之首,这是了不起的,但孔子从君子的角度来看,他是个‘小器’,不能盛大物,所以作此表述。
其实,在今天我们看来,管仲是很前卫的,他所追求的按现在来说叫流行趋势,是追风的鼻祖。只是求舒服方便而已。可在孔子看来:有‘三归’是不廉,设‘树塞门’‘反坫’是愈礼。都是求一己之私,没有大格局,因此而看不起管仲,这是从人格上来说的。我们也看到,从功绩上孔子是肯定管仲的,是有仁的,他在宪问篇里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只是没有格局而已。
儿子,说到格局,爸爸就这个问题给你讲讲何谓格局。人最大的格局如天般大,塞于宇宙之间。最小的格局如沙粒。最细密的网也能漏过。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格局足够大呢?那就是去私,私心私欲去除越多,格局就越大,凡事和别人斤斤计较的人,其格局就如同沙粒了。而一个忘我的人,考虑问题总替别人着想,一个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人,你想想他的格局有多大呢?比如孔子、孟子、王阳明、孙中山、毛泽东这样的人,他们做事的出发点都是忘我的、去除了私意的。尤其是孔子,在鲁国身居高位的时候(鲁国大司寇即臣相),能辞去职务周游列国去传道,甘愿自己受苦,目的是当时的社会已经‘礼崩乐坏’、为拯救世人而周游。其格局何其大!
由此我想到现在的一个社会现象,当今很多家庭都面临‘婆媳’想处困难的问题,这就是典型的格局太小,如果在相处中多为对方考虑一点,不要是事都从自己出发,则这个问题可迎刃而解。如果儿媳多感恩一些:冬天想到婆婆多穿衣服,夏天考虑婆婆是否凉快,婆婆给的东西都是好东西,那么婆婆不把这个儿媳当宝贝女儿看待才怪!又何来吵打之说。这一切都因为格局太小。
儿子,我们说格局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心的问题,如果从小做事都少一些自私,比如和同学、朋友相处,多从对方的角度出发,久而久之,你就能迎来他们的尊敬。那么你的格局将会越来越大。希望你做一个大格局的人!
俭:廉洁,节俭。
摄:管不属于自己的事,兼职之意。
树塞门:照壁,云南大理一带的民居现在任然做有照壁,其目的是不让路过之人看到房里的情况,有分流的作用。我认为是这样,还有什么讲究就不知道了。现在家里装修时的玄关应该是‘树塞门’‘照壁’的剪影。
反坫:放置酒杯等物的土台子,犹如今天两沙发之间的边角茶几。(坫dian四声)。
2019.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