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打电话给母亲,电话一直响,但一直无人接听,我忍不住向儿子吐槽母亲一贯的作风:“你姥姥又不知道把手机塞到哪里了。”于是等着母亲找到手机给我打过来,可迟迟没有回音!等的时间稍长一点儿,就有点犯嘀咕:“不会有啥事吧?”便拿起手机又给母亲打过去,仍旧无人接听。
白天打电话我们时常是打给母亲的,因为父亲多是打工干活的。母亲的电话实在打不通又很惦记只好打到父亲手机上试试,问问母亲的情况!
我和妹妹小的时候,母亲的身体不好,但父亲打工,家里那么多的农活大多落在母亲头上。母亲具有农村劳动妇女所有好品质,但吃亏在没有文化(直到现在也不认识秤、不认识表,虽然教母亲很多次),时常会被做买卖的骗钱骗物,所以我们大一点就知道凡事多为母亲伸把手,多为母亲着个眼。
上大学的时候,因为不放心母亲一人在家,我时常会给母亲打电话,叮嘱母亲赶集上店要找个伴儿,有啥事好有个照应,要自己去的话早去早回;叮嘱母亲下地干活要注意安全,不要去太早,免得太热会中暑,也不要回太晚,免得人少不安全;叮嘱母亲外出时把家门锁好,村里来生人时少接近;叮嘱母亲要注意变天,天冷了多穿点衣服……舍友们最初会说:“老大跟妈妈说的这些话我从来没说过,都是我妈跟我说。”日子一长,她们便习惯了我对母亲的各种担心和叮嘱!
终于,给父亲打第二个电话时接通了。原来父亲母亲正在忙着打绿树(用机器把玉米粒从玉米棒子上脱落下来,我们这里称“玉米”为“绿树”),没有多言语,就挂了电话!不过,电话通了,知道父母在忙,没什么别的事心里就踏实了许多。
吃过晚饭,想到“不知父母忙完了没有”,又怕打扰他们忙活,就等到八点把电话打给了父亲。
父亲正坐在沙发上边休息边看电视,母亲由于太过劳累早早躺下睡了。没有多聊,叮嘱父亲不要看太晚也早点睡就挂了电话。
以前上学,家里有活也多少能干点的。现在工作了,反倒鞭长莫及。每次回家看着母亲满头的白发,就觉得心痛不已,却叮嘱母亲:“上岁数了,白就白着吧!没啥事就别染了,总染发对身体不好!”
母亲知道我和妹妹惦记她,所以打电话时总习惯的报喜不报忧。
记得上大学时,大二的国庆节回家,发现母亲脸上都是星星点点的结痂,问母亲怎么回事,是不是跟人打架了。母亲反复说着都好了,可就是不说咋回事。终究敌不过我的反复追问,母亲才说出实情。原来是村子里放树,大家都争抢树枝,目的是留作当柴火或是架园子、架秧,母亲个头小,自然是抢不过别人的,为了多得一些树枝,她冲的太靠前,大树倒下那么多的枝子顺着母亲的脸划下……不等母亲说完我搂着母亲哭了起来。返校前一再对母亲说千万不要再做那样的傻事,宁可一根树枝都不要,安全第一!
父亲外出打工时,我和妹妹怕联系不上母亲,手机里都存上了邻居的电话,这样一来,也免得母亲总报喜不报忧了!
现在我们都参加工作了,结婚了,每次让母亲来住段时间,母亲要么说放不下地里的活,要么说在楼上住着不习惯。其实我知道有时她怕给我们添乱!
想着想着我的眼泪掉了下来,儿子说:“妈妈,你怎么哭了?”
“没什么!妈妈在想你姥姥带大我和你小姨辛苦!”
儿子的小手擦掉我的眼泪,说:“妈妈,你就别难过了,我好好学习,考个第一,大奖状送给我姥姥,我姥姥肯定高兴!”
我不禁破涕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