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十一月十二日,已是立冬第四天。朋友圈一片“冷啊,冷啊”的号叫,有人说,“冻得我瑟瑟发抖的时候,没有一滴冬雨是无辜的”。说得挺对的!立冬一过,天气就迅速变脸了,起初只是阴着脸,还没有哭泣的表情,第二日就有所表现了,吧嗒吧嗒的,洒落人间都是冷冷冷。只一两天光景,从三十度高温直接降到二十度以下,到今天已经是十度以下了。能不冷么?
因为雨,跑步只能暂停了。今早醒来,睁开眼就想知道有没有下雨,上一周连续两晚应酬,根本没时间跑,周五周六又是下雨,也没跑,再不跑步,感觉自己都快要废了。躺在被子里吩咐道,去看看有没有下雨?先生起身去瞧,报告没有下雨。赶紧爬起来,这大冬天的,能有个不下雨的日子可是不可多得。
按照以往的习惯,换了跑步的长衣长裤,又在外面套了条运动短裤,既可保暖,又可遮丑。偶尔看到一些女跑友,就单穿着紧身运动长裤(类似瑜伽裤),屁股上那坨肉肉多少还是没有美感,毕竟跑步的大多数是中年人,那身材好到能穿这样的贴肉装还是比较少的。
基本上这也就是十度左右天气的标配了。可是旁边的先生硬是不依,外面如何冷冷冷的说了一大通,非叫我再穿件外套。没办法,只得依从,万一真冻感冒了,回来不得给批死去。
下楼后,感觉并没有朋友圈说的那么冷。至少风没有寒面的感觉。一路小跑往公园方向进军,周末这也算是固定路线。进入公园,明显地感觉到人特别少,有三三两两散步的,却没看到几个跑步的人。观光车在园内来来回回地跑着,车上却没有几个人,这个季节,来公园的游客已经很少了。
一圈还没跑完,就感觉右脚后脚背有些扯得疼,带动脚底像在抽筋般痛。不敢继续跑,停下来揉了几把,再试着跑,还是疼。怎么办?不跑太可惜了。一则好不容易没下雨,二则这大冷天的,换好衣来跑步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来都来了,不能半途而废吧。
这时候先生常说的那句话跑出来了,“要跑得久,而不是跑得快”。自从长马后,这几次跑步,都有点微痛,但还算能坚持,今天格外有些加重了,莫非真是跑快了?看来得再降一降,不要追求配速才行。
“欲速则不达”还是很有道理的。跑团群里有人转发了一条视频,分享了两个跑马者的经验,一个平常坚持用高配速训练,结果在跑马中跑崩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另一个呢,每次训练都是低配速,结果反而跑出了PB的成绩。可见,保持一个科学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视频中的专家特别指出,跑马必须要保持一定的跑量,没有跑量的跑马,只能是一种痛苦的完赛。
这话真没错。这次长马赛前,我没有系统训练,就连基本的训练量都没有达到,凭着一腔热情和不知哪来的自信就上场了。跑前三个月,每个月的平均跑量不足80公里,按说这种状态跑半马是会比较吃力的,结果到了场上还想冲个不太难看的成绩,所以确实跑得比较痛苦。那这个脚痛会不会是留下的后遗症呢?不知道。只能慢慢等它自己好。
既来之,则安之。哪怕是有些疼,还是想忍着跑完。于是踮起脚尖,用前脚掌着地,不让压力传到脚后部分,这一变动,没那么疼了。于是跑一段又走一段,终于是走走跑跑完成了十公里任务。有些事,坚持一下也就成了,若是想放弃,也很容易,打道回府即可。倘若真放弃了,那这十公里运动肯定就没有了,原定每周必须完成二十五公里的任务,就等于是零了,意味着要欠下更多的账了。欠下的账终究是要完的,积到后面,累的还是自己。
就今天的天气来说,并不算特别冷,虽然比起立冬前的跑步,今天确实流汗不多,但也没有冷到可怕的程度。一公里下来就觉得有些热了,外套还是有些多余。其实穿再多,在冬天都会觉得冷,可是很奇怪,只要是跑步,马上就不觉得冷了,而且衣服还穿得那么少。
遇到一个打着赤膊的中年男人,用飞快的速度超到我的前面,很快离我越来越远。像他那种速度,全身的热量都散发出来了,肯定是不冷的。以前还看到过下雪天赤膊跑步的人,那时不跑步的我总为他担心,不冷么,我穿着羽绒服都觉得冷啊。只是现在再遇到,我就不会大惊小怪了,真的,当你跑起来,就一点也不冷了。所以说,运动真是一剂抗冻的良药。
天气将会越来越冷,不知道会不会以此为借口慢慢放弃跑步。这个月的任务没有跟上时序进度,多少还是有些压力。跑步不冷,但换装确实需要些勇气,再遇上连续雨天就更加糟糕了。所以只要是任务,还得往前赶,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来点意外就可能完不成,这显然是可以预计的,不妨提早多跑点。
不管是跑步,还是日更,总是无数次在心里纠结,要放弃吗?要坚持吗?唉,意志不坚定。跑步还算有些收获,而日更呢?看不到希望,这就是问题所在。一件看不到希望的事,做起来难得有动力,要不是这日更打卡,估计早就放弃了,365天快到了,冲着这块永久纪念章,也要先坚持一把。
要相信:冬天已经到了,春天也就不远了!
(202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