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问题合集(📚 4月25日(星期四)早上7点)
🌅今日共读内容:第九章 对一些科学观念的剖析(161-179 页)
❓今日导读问题:怀特海强调了科学教育中的哪些重要原则或方法?您认为这些原则或方法在当今的科学教育实践中是否仍然适用?说说理由。
一、融合智慧教育与审美教育,培养具有审美人格的建设者
怀特海认为在兼顾专业知识与文化的基础上,智慧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还要具备独特的审美能力,即对“风格”的欣赏能力。
所谓的“风格”,即“专业知识”和“文化”的价值体现,这一观点旨在强调一种审美人格,一种“符合人的本质的感性的、有创造性的、超越人的有限性的积极、自由的人格”。
教学理论在教学本质、规律等确定性内容的研究中束缚了教学活动中生动的美学因素,导致了对美的压抑与束缚。怀特海批判了在现代理性的驱使下,对审美冲动的压制与漠视,反对盲目崇拜真理、割裂人与周围世界的联系。
二、教育要踏准智力发展的节奏,激发学生的首创精神
怀特海将教育的节奏表述为“不同科目和不同的学习方式应该在学生的智力发育达到适当的阶段时采用"。可见,教育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要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不断完善教学体系,让教育扣准学生的成长节奏。
此外, “创造性是新颖性的起源,是新生事物的本原”是智慧教育的重要思想。
首先,他认为没有任何事在本质上不可知,整个世界是可认识的,但只能一点点地接近某个原理,却不可以完全实现这种体系的构建。因此,保持开放性的态度为这一认识体系的不断更新打开了一扇门。
其次,创造力的培养与个人对知识的态度有关,如果认为知识是有限的,那么必然造成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匮乏。因此,智慧教育必须遵守一个原则:“为了获得知识,我们必须使自己不受知识的束缚。我们必须有体系,但应当使之保持开放。因为在细节方面总会存在有待加以洞察之处。”[1]
此外,怀特海提出创造性生成的方式是通过“摄入”。万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创造不是凭空想象,需要通过对现实存在的体察,获取相关信息进而找到创新切入点,而这个发现、探索的过程便是“摄入”的体现。
重视“创造性”的智慧教育观与我们如今强调的“创新人才培养”的课题一脉相承。同时,“创新”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如何培养创新性人才?创新性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素养?这些问题始终是教育工作者们不懈探索和思考的内容。可见,怀特海在上个世纪阐发的教育思想具备高度的前瞻性和指导意义。
怀特海的智慧教育观对现代智慧教育以及未来人才培养都有着实际而深刻的指导意义,尤其是他对“呆滞的思想"的批判,犹如铁拳一般击碎了传统教育强加给学生的桎梏,让我们看到了跨学科融合和美育的重要性,也告诉我们知识传授和智慧培养同样重要,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文化并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在于培养人的创造性思考能力。
审美、创造是当今教育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怀特海的思想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今日思考问题:科学是有价值的,审美的、道德的、实利的。结合您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学习《挑山工》一课时,在备课中,我发现课文内容和插图有出入。于是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走进“一幅画”:质疑插图,发现问题,加深对课文人物形象的认识。让学生,不迷信权威,哪怕是我们学习的教材,指导学生要大胆质疑,还要想办法去找依据和答案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1.对照词语和插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没有问题?
2.出示冯骥才画的原画,进行对比,说说哪幅画更符合课文中描写的挑山工的形象?
3.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一段是直接描写这幅画的?
4.指名汇报,积累描写挑山工形象的句子,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5.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1)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质疑:读了这一段有没有疑问?
(3)预设:学生提问这一段中的“它”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说他需要“它”?需要“它”的什么?
四、感悟“一种精神”
1.思考:“它”指的是什么?
2.回顾单元主题“快与慢”,在这篇课文里谁快?谁慢?(挑山工快、游人慢)
3.挑山工走的路线是怎样的?(“之”字形)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画一画。
4.挑山工明明走得路长,挑的货重,为什么反而走到了游人的前面?再读课文,找一找,挑山工自己是怎么说的?
5.小组活动:
(1)自己读一读挑山工的话。用不同的线条,划出游人怎样走,挑山工又怎样走?
(2)拿着昨晚的前置作业单,在小组交流,挑山工和游人的走法有什么不同?
(3)小组中派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
6.出示挑山工的话,指导朗读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你们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呗!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你看,是不是这个理儿?”
7.读了挑山工的话,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汇报,指名上台写补充板书,其他同学在书上积累。
8.无论多高的山,只要一步一步,认准目标,坚持不懈攀登就一定能到达顶峰;不论多长的路,只要一步一步,认准目标,坚持不懈攀登就一定能走到尽头。出示“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这句话,指导学生理解,分享感受。
再次出示最后一段“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作者到底需要这幅画的什么?
五、这个人,这幅画,这种精神
1.出示作者:介绍冯骥才就是以这种挑山工的精神多年来坚持写作和绘画。
2.拓展阅读:《丹青赠泰安》“挑山工”这幅画的故事。冯骥才把这幅珍藏多年的画赠给了泰安市,难道他不再需要“它”了吗?
3.这幅画已经深入他的灵魂,已经成为他的生命的一部分,他怎么会不需要呢?……带领学生朗读冯骥才的诗《路》。
4.挑山工的精神直到现在还一直影响和鼓励着冯骥才坚持为抢救民间文化而不断地努力前行。那么孩子们,你们需要这种精神吗?你们在什么时候会更加需要这种精神呢?指名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六、学习内化“挑山工精神”
1.抄背挑山工说的话。
2.小练笔:《我也需要“它”——挑山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