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说的一切都可能是错的!
即使你赞同我的观点,
你的生活也不会因此有任何改变!
除非——你采取了相应的行动。
(这是书先生的第227篇原创分享。2021年4月3日,新加坡)
引子
为了保持德语的输入,近日在写论文的间隙,我抽空读了德语版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完感触颇多,愿与诸君分享。
接下来您将读到的文字,严格来说,不能算书评,更多的是我被该书内容触发的想法。有些想法可能离书的内容都有点远了,因为想法这东西,和鞭炮一样,响(想)了一个,跟着炸开的就可能是一串。
其中一些想法,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不舒服。人人都喜欢舒服,厌恶不舒服,可是舒服也分两种情况。一是嫖妓的那种舒服,给够了钱,让人服侍你,什么都合你的意。二是锻炼身体后的舒服,需要自己付出努力,才能享受大汗淋漓后的舒畅。
如果您是只有能力享受第一种舒服的人,现在就可以退出阅读了,毕竟,我阅读、思考、写作,不是为了让人嫖的。如果您能够享受第二种舒服,欢迎继续阅读。我相信,在短暂的不舒服之后,你会活得更加舒畅。
爱情还是疾病?
一提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卑微、执着的爱情。卑微毋庸置疑,执着更像是偏执,而爱情,恕我直言,这本书里根本没有。
读完整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女主的所有表现,其实都和爱情无关,只是童年情感生活匮乏产生的偏执。换句话说,她对男主义无反顾、不求回报的牺牲是心理疾病的表现,和爱情没有丁点儿关系。
父亲早逝,母亲深居寡出,居住的那栋楼里,在作家没有搬来之前,每天上演的尽是些男人酗酒打老婆的剧目。所以,虽然女主家里经济上并不十分拮据,但生活环境当中严重缺乏正常的情感。
年轻、英俊、风度翩翩的作家搬到了她家对面,这无疑是她灰暗的感情世界的一抹亮色。男主的学识和气度,和她成长的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再加上十二三岁,正是女孩儿懵懂憧憬爱情的年龄,于是,“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生”的故事就发生了。
然而,郭襄并不偏执,虽然暗恋了杨过一辈子,她但并没有把这段感情当作人生唯一的追求,而是潜心武学,并最终开宗立派。反观《来信》的女主,就完全走向了极端,而且是选择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来信》女主把委身于男主和为男主牺牲,当成了一辈子唯一的生活目标。自从认识了男主后,她就将自己封闭了起来,拒绝所有人的好意。
继父待她如亲身女儿,母亲为了弥补搬家对她的所谓“伤害”,事事迁就她,同学的男生中,追求她者也众多。本来,这些应该成为她情感世界的新材料,足以渐渐弥补她童年的匮乏。
可是太晚了,她已经没有能力去感受正常的感情了。她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到男主身边去,委身于他,讨好他。
书里写到,她总是期待着男主能认出她来,但是却永远不亲自告诉男主自己是谁。毫无疑问,男主能认出她来,这对她有特殊的意义。这个意义就在于,她需要一个证明,证明她在男主心目中曾经有过位置。
但这个追求是多么荒谬啊!它毫无根基,纯粹就是自己童年幻想的一个投射,然后变成了一种执念。虽然男主是个感情泛滥的人,但这种执念对男主也不公平。他怎么可能记得她呢?那时候她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除了在楼道里碰到过几次,两人根本没有任何交集。
这不是爱情,这就是病,严重的心理疾病!
匮乏的后果
早年的匮乏极易造成一生的偏执,对此,我是有切身体会的。
从我记事开始,我的父母不是在吵架就是在打架。因为他们经常半夜大吵,我被争吵声弄醒后,常常就睡不着,躺在床上害怕得发抖。母亲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父亲时不时威胁要杀了全家,反正我的童年就是伴随着遗弃和死亡的威胁一天天挨过去的。
周围的环境也好不到哪里去。村子一头是聚众卖淫的,对面一家是聚众吸毒的,平时听到最多的故事就是这家媳妇儿偷了汉子,那家老公搞了人家老婆。我小时候的所见所闻让我对农村人很纯朴这句话持保留态度。
我的观察是,经济越发达的地方人们越纯朴,经济越落后的地方,人心越黑暗。再说了,如果贫穷意味着纯朴,那么咱们大张旗鼓的脱贫计划难道是为了让人变坏?
幸运的是,我家对门儿没有搬来一位风采照人的女作家。我对正常感情的向往没有投射的对象,心理的创伤只能通过阅读来疗愈。中学时,我读了大量的心理学书籍,才勉强变得正常。饶是如此,在大学时,我还是差点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感情生活上,我现在没有变得偏执,是因为我通过阅读和思考克服了早年匮乏的影响。尽管如此,我不得不承认,在看待感情问题上,我还是有些“不太正常”。
比如,只要我得知一个男的对妻子不好,我会立马否定他的一切。如果我认识他,我将永远不再打交道。
比如,如果一个人对路夫人不敬,无论我和他是什么关系,我都会选择立刻绝交。
再比如,每当我看到有小情侣很幸福地牵着手从旁边走过,我都会忍不住微笑。而一旦我看到有情侣或者夫妻在公共场合争吵或打架,我就有几乎抑制不住的怒火。(曾经有一次我父母在车水马龙的公路上打架,一堆人围着看,我站在中间劝架,只知道哭喊,头都不敢抬。)
因为我也有这种偏执的表现,所以我理解《来信》女主的偏执,也因此有信心说,她对男主的感情不是爱情,就是一种病态行为。
其实这种偏执不仅仅限于感情领域。物质上的匮乏也会造成类似的心理。很多老人什么都舍不得扔,孩子把他/她接到北京上海几万一平米的家里住,却还是要捡破烂回来堆在家里。这其实就是匮乏造成的偏执,它到老都难以彻底消除。
两个启示
对于《来信》的女主,我哀其不幸,但怒其不争。
要想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生活环境非常重要。所谓和谐的家庭氛围,就是父母之间的感情要好,至少要正常。这样孩子在家里就能感受到正常的情感,不至于对偶然闯入者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
如果父母实在“不争气”,周围环境里有个好的榜样,孩子的情感匮乏也不会太严重。再不济,如果那个偶然闯入者本身的情感生活是正常的,孩子也不至于走上自我毁灭之路。
通过对比郭襄和《来信》女主的境遇,我们就能明白家庭氛围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郭襄也暗恋杨过,而且暗恋了一辈子。但郭襄并没有走向自我毁灭之路,而是创建了峨嵋派,成为一代宗师。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首先,郭襄的父母有着正常的感情生活。岂止是正常,简直是模范。郭靖和黄蓉,一个侠之大者,一个女中豪杰,二人还互慕互爱、相敬如宾。就凭这一条,郭襄也不至于走向偏执。
反过来,《来信》的女主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父亲早逝,13岁以前,家里没有爱情的影子。在感情方面,周围邻居也实在不是好榜样。
其次,郭襄的暗恋对象杨过本身也有正常的感情生活,一生钟情小龙女。同样是得不到的感情,郭襄除了遗憾,不会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来信》的女主就非常不幸,所托非人。闯入她空虚的感情世界的,是一个浪荡子,一个毫无责任感且极端自私自利的人。或许有读过《来信》的朋友认为我对男主的评价太过苛刻,那我只能说,你读得还不够仔细。我们来看一个细节:
女主在一个夜总会和男主偶遇后,男主认为她是一个妓女,于是暗示她自己想约她。女主接受暗示——她是不会拒绝男主的任何要求的——来到门外。
男主问她可以现在就跟他走吗,女主当然说愿意。女主本来想去拿大衣,但是大衣是和男朋友的衣服一起寄存的——没错,她是和男朋友一起出来玩的。女主想着和男朋友解释不清楚,也害怕失去和男主共度一夜的机会,于是不拿衣服,披了个围巾就走进入“夜雾弥漫、潮湿阴冷的黑夜中”。
就算是一个妓女,也不会为了挣钱,连衣服都不拿。更何况,这个妓女还带着男伴的。如果那些男伴也是她的恩客,从那些男伴对她的百依百顺来看,她从那些人身上能够挣到的钱,也远比这位作家能给的多得多。
如果她仅仅是为了钱,她怎么会忍着冻、放弃正在做的“生意”,也要跟男主走。
男主是真的不明白吗?不,他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一个有名的作家,一定是个善于观察和揣摩人心的人。他故意不去思考这些东西,他只想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至于对方为什么要满足自己,事后对方会承受什么,不关他的事儿。他要的就是这种自由!
所以,郭襄可以用一句“杨大嫂,你真美”真诚地祝福自己的暗恋对象和他的爱人,然后,虽然带着遗憾,但仍能开创自己的事业。而《来信》的女主,每接触一次男主,都注定受到更大的伤害,除了毁灭,没有别的可能性。
这本书给我的另一个启示是,我们必须严格禁止师生恋。原因很简单。在师生恋中,学生和老师在阅历上极不对等,学生很容易对老师产生病态的崇拜和依恋。如果学生来自情感匮乏的家庭,情况就会更加严重。
所以,在我看来,任何纵容甚至鼓励学生对自己产生爱慕的老师,都应该受到谴责。如果甚至因此感到自豪,那就纯粹是变态了。
人人都想奴役他人
我想,针对《来信》一书,本文可能是你读到的第一个把女主的感情称为心理疾病的书评。几乎你能找到的所有书评和影视改编作品,都在有意无意地赞美女主的深情,虽然同情她的遭遇。
大家都会说她爱得卑微,但没有人否认她是在爱,而只要是爱情,当然就是值得歌颂的,哪怕这种“爱情”对女主是灾难。我甚至读到一个书评这样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女主也是幸运的,因为她至少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
我完全不赞同这些看法,但我能够理解为什么大家会这么说。
是啊,谁不想有人为自己这么义无反顾地牺牲呢?
如果你是男人,你不想?别自欺欺人了!你想得很,日思夜想。你只恨自己才华不够横溢,相貌不够英俊,无法成为一团火焰,让女人像飞蛾一样扑向你。
如果你是女人,你也想!哪个女人不希望有一个男人像超人对待他的女友一样对待自己——他秒杀世间一切生物,却对自己百依百顺。
人人都希望自己特殊,希望别人为自己牺牲,至少为自己改变。只不过,有时候,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往往会反噬自身。那些总是试图去改变渣男,并且坚信虽然别人改变不了他,但我一定能的女人想必对此深有体会。可惜,体会到的时候往往已经晚了。
我们赞美一种疾病,不过是因为这种疾病对我们有利。归根结底,我们都想奴役他人。只不过,我们把这种奴役贴上了爱情的标签。
但反过来呢?如果要你为另一个人这样去牺牲呢?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说,我做不到。做不到,当然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自我牺牲需要什么特殊能力呢?需要学富五车?需要身强体壮?
不,什么都不需要。你现在就可以尝试为我牺牲,马上把你的所有一切都给我,真的,相信我,一点儿都不费事儿。
但你不愿意!不愿意,这三个字是关键。
提倡甚至赞美一件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情,还有比这更虚伪的表现吗?
可能有人会说,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所以才伟大。我说,这个逻辑反了。是因为大多数人不愿意去做,但又希望有人去做,所以给它贴上伟大的标签。毕竟,让人卖命,也得给个名头不是?
我对这种虚伪嗤之以鼻。对我来说,一个人嘴里怎么说,毫无意义,我只看他怎么做的。就像很多好莱坞明星整天提倡环保,在我看来,大多都是虚伪,因为他们并没有自己主动减少对资源的消耗,也没有把钱投给和环保相关的科研单位和企业。
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这个著名的环保主义分子,在2016年6月到2017年7月间,他的其中一处住宅,平均每月用电量20000度。对,四个零,两万度。你没有看错。
如果你认为这些人是虚伪的,那就应该同时相信,《来信》里面,没有爱情,只有疾病。
改变想法改变世界
认识到《来信》里面女主的“感情”不是爱情,而是病态,还有现实的意义。
我前面提到,要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需要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成长环境。但这都还只是小环境。起更大作用的,其实是大环境,尤其是社会整体的认知。
当整个社会普遍认为这种基于想象的牺牲是一种疾病,而不是伟大的爱情,人们就不会去赞扬它、鼓励它,产生了这种心理的人也更有可能去寻求帮助,而不是带着崇高的牺牲精神走向毁灭。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人性,改不了的。我说,哪有这么多改不了的人性?我承认做为一种生物,我们总有一些难以克服的本能,但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相处的方式,一直在变化当中。促成变化的力量,就是我们对事情不断变化——大多数时候是提高——的认识。
曾经我们认为同性恋是病,但现在大多数人都接受,它是正常性取向的一种。伴随这种认知变化的,不但有异性恋人群对同性恋看法的改变,还有同性恋人群对自己看法的改变。和这种认知变化同步发生的,是两个群体相处方式的变化。
可见,改变看法,就会改变世界。我们唯一需要考虑的是,这种改变是否会让每一个人大概率过得更好、更自由、更平等。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还等什么,赶快一起推动改变。
所以,为了这个世界更美好,为了减少《来信》里所描绘悲剧发生的概率,请务必认识到——
那不是爱情,那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