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的文章内容,很多人对我提出疑问,他们都认为专注就应该专心一志地在某件事物上,怎能还对外界的刺激保持开放不加判断的觉识呢?这不是相互矛盾?
我有一位老师,现年已经82岁了,目前住在北京郊外,他曾说以前读大学的时候都不去学校上课,都在学校附近的咖啡厅看书。他看书几乎过目不忘,曾经有一次他叫我去找OO写的XX书,在第P页的右上方有一个表格,叫我仔细去读这个表格。是的,你没看错,他可以告诉我哪位作者的哪本书,第几页的表格。或许是老师的习惯,我们约讨论的地点都在咖啡厅,他可以在那儿坐上一整天,一杯咖啡,一只手机,一本笔记本,一只笔,专心一志,不受干扰。他曾经做过少林寺高僧坐禅入定的研究,对注意力相关理论也相当有见地。他就是典型的能做好选择性注意,又能对外在刺激保持开放、不加判断的觉识最佳的示范。
上期,我们用学神、学霸来做比喻,现在作个总结,学神就是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够专注的人,而学霸就是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专注的人。而学民呢,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难以维持足够的专注。
比如选择性注意力。你正在阅读此篇文章,先停下来,注意一下身体周遭的感受,有没有注意到你的坐姿?有没有听到平常没注意到的声音?有没有看到光线在房间的变化是你未曾注意到的?假如你以前没有注意到这些,那么恭喜你,你是一个很能专注的人,虽然有这么多刺激在想办法引起你的注意,但你眼里只有这篇文章。如果不是这样的,我们就会在这感官刺激中持续打滚,无法停歇。
另外就是开放,不加判断的觉识。上期提到字母和数字交错出现的眨眼时间的实验。
我们在计算机屏幕上闪示一堆字母数字序列,速度10个/s,如P、T、D、K、Z、3、L、V、7、X,要求受试者说出其中的数字。
假如第二个数字在第一个数字出现后不到500毫秒就接着出现,受试者会没有看到第二个数字,也就是他看到了3却看不到5,这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引起了眨眼的动作,所以没有看到。
原因在于,数字是一个异常,又是我们要注意的目标,所以当数字出现时我们会很兴奋,这兴奋需要一点时间让大脑回到原来的状态,好继续注意数字。注意力眨眼越长,表示大脑需要越长的时间来注意下一个刺激,那么我们就容易遗漏更多环境中的讯息了。
如果我们把字母换成图片,两组图片作为对照试验。第1组是风景图片穿插情绪图片,第2组是将第1组的图片做处理,使之成为杂乱色块。让受试者观察这些图片并记录反应,结果发现第二张情绪图片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被注意到。这就说明,情绪会干扰人的注意力。
情绪不但到处充斥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而且还是很强的干扰刺激,干扰我们完成任务和保持平静的能力。研究发现,过滤掉干扰情绪的能力跟过滤掉干扰感觉讯息的能力相关。
总的来说,注意力和情绪是一体的两面,然而,很不幸的,情绪的刺激掌管我们大部分的注意力,维持一个稳定的内在机制,使我们可以冷静的聚焦,抵抗干扰物,这就是情绪影响专注力的层面了。
从很多层面来说,能够过滤情绪干扰就等于提供了我们情绪生理面向的基石。所以,能集中注意力这件事,在情绪型态向度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就是情绪会影响注意力。
情绪的培养有许多面向,从早期的安全感、信任感的建立,到与环境互动时的展现,自信、主动等,近来发现又与基因有关(之前我有介绍过),由于基因无法改变,所以,如何培养情绪?
我会建议父母要先建立孩子安全感与信任感,建立孩子良好的动作能力,能与环境良好互动建立自信,从而在人际上顺利发展,这样,建立良好情绪,对专注力也有所帮助。
信任感落实在生活中,比如说对孩子言而有信,答应孩子的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答应。
安全感就是当孩子有需要你的时候,能让孩子感受到你就在身边,特别是在三岁以前的阶段,但这不是让孩子予取予求,而是给予陪伴。陪伴孩子是给予孩子情绪支持非常重要的方面。
我们不是鼓励你要带孩子到嘈杂的环境中念书,而是告诉您,当孩子的情绪处理好,有良好的情绪感受,对环境本身的干扰不至于内心波涛汹涌,又有好的选择性注意,那么,您的孩子是学神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