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印象派大师乔治•修拉的后人吗?太有才了!” “太丑了,擦掉重画,擦掉重画,你不是天才!”……这就是多年前美术老师对她的评价,一边是批评一边是表扬,如一双翅膀助她高飞……她也以为自己能不断学习,然后飞向梦想。
谁知一次意外,她摔了下来。 伤心过后,她在另一个领域里努力,偶尔看看艺术展,也提提笔,只是提笔的次数越来越少。
有一段时间,她尝试画点插画,但没有坚持,最后,她不画了。 “我不会画了,不能画了。”她想。
偶然的机会,接触到思维导图的单位管理者让她来牵头,立项了一个课题。思维导图正是图与文的结合,她十分投入,着力推行。2015年6月课题结题,成果获奖。
“思维导图之后呢?我还能怎么样做?”
2016年夏天,她去了一趟北京。在国家美术馆,她被西南小数民族背扇吸引住了——那缠绵的线条中朴素又热炽的情感,让人眼眶发热。她知道,她的心底,最喜欢还是视觉相关的事与物。
“思维导图之后呢?我还能怎么样做?除了导图,还有什么?我的“喜欢”与专业如何整合?”
像一颗沉睡的种子嗅到了春天的气息,她报了9月上海的视觉引导课程。
“我来了!”她大喊。
9月24日早上九点,典雅的稻和书院,视觉引导课开始了!
课开始的七八个练习比较简单,有David老师的示范引领,加上偶尔悄悄看对面学工业设计的小陈同学的练习,她觉得还有跟得上。
在一个练习时,老师一讲完要求,她心中第一个涌现的就是前一天的品思复训课——那个专业技能与师道精神共存、爱与榜样同在的课堂,那样的让人感动……想着、想着,画着、画着。
“还有五分钟!”老师的话响起。她匆匆下笔,赶完最后几个画面。 最后,虽然老师说“你的画有特色。”但她只在懊恼——欠了总体的规划;设计的人数太多了,表示不清且人物幼稚可笑;线条断续,画面紊乱……总得来说,离开了示范就不知所措。
下一个练习时她吸取教训,心里不断重复David老师说的“画图不要很真,只要有特征”先想好,再下笔。她记起曾经画过一些片段。很快,她画完了。 Phoebe老师过来了说:“(那个能画画的)你回来了。”老师慷慨的表场引来许多同学围观,“啧啧”称赞,并询问能不能拍照。她羞涩地点着头。 “这是真的吗?”她想。
随后的练习,她发现自己的表达又出现另一个问题,图太小。这种小图延续到晚上的一天课程回顾。第二天作业点评时,对比优秀作品,她更清晰地知道这一点,而且老师提示画面要有对比有统一 。
“对比与统一”,她记得以前学过。只是学过的一切都很模糊,如清晨升起的浓雾。
晚上的作业还有一项要绘制的小贺卡,她想起白天老师所说的注意事项,又记起其他同学的一些小技巧。她仔细地绘画。
第二天上课后,小贺卡一直藏在听课笔记后面。一次练习后,小贺卡漏了出来,同组的同学都认为很好。下课前,她把小贺卡交给助学师姐。 这一交,引来其他几位同学的赞扬,并拍照。
下课了,她看见最最最喜欢的Phoebe老师与其他同学正围着小贺卡议论着、赞叹着。她不敢围上去,她不知道如何应对别人的赞扬,特别是Phoebe老师。
David老师闲下来了,她像小孩子一样对David老师说: “我很喜欢视觉!回去之后,我可以怎么做?”老师笑眯眯地说:“会有答案。”
最后一个练习难度很高,小组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练习,只能分工合作了。她负责左上角的内容。不能起稿,直接就画。她为自己的大胆吃惊,为自己所画流畅的线条吃惊!她看看老师,想找出他身上,是哪个部位能释放魔力!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接近下午六点。夕阳照进窗子来,她看见自己的影子斜斜地印在墙上,高大的,快乐的,自信的,满足的。她抬头看看老师,看看同学,轻轻说:“感谢!让我发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