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成熟的标志——《悦享听·财务自由之路》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人际关系中的全景法则,也就是全世界的人都是由别人组成的,除了一个例外。
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跟别人接触和连接的欲望,不管是年轻还是年老、内向还是外向、富有还是贫困。人都是一样的,我们正准备要连接的人呢,他们也有着这样的需求和渴望。
那关键是:我们怎么样和别人连接上?
答案就是我们必须停止只看自己,我们要去关注那些我们想要去交往的人。因为当我们不再只盯着自己、开始关注别人和他的需要的时候,我们就建立了人际的桥梁,你就会成为那种别人想要靠近的人了。
这个听起来好像是常识,但是很多人的行为就像两三岁的孩子似的:在他们的视野里只关注自己的需求。
小孩子面对玩具的态度是什么呢?如果我喜欢,它就是我的;如果能从你那儿夺走,它就是我的;如果我刚刚玩过,它就是我的;如果我说它是我的,它就是我的;如果它看起来像我的,它就是我的;如果它被打碎了,它就是你的。
一个成年人如果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就很难跟别人相处好和连接好。
那我们要想打破这种定势,就得看到全景,需要做到3点:
第一个就是打开视野。眼界狭隘的人就好像是连环漫画《史努比》中的露西,有一集露西在操场上转悠,布朗来给他读书:地球一年围绕太阳转一周。露西猛然停住了,说道:“地球围绕太阳转,你肯定吗?我觉得他是围着我转的。”
所以,当我们在和人们交流的时候,满脑子是我们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就是想利用别人帮助我们达成目标;如果我们能想着:我们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他的梦想和目标是什么?那么我们不仅能为别人著一臂之力,自身也会非常受益。
作家兼管理专家威廉·吉文说过:“当你自私地只盯住自己的利益,是只有你一个人努力;当你帮助一打人解决问题时,就有一打人和你一起努力。”
而且我们如果只是关注自己的时候就很容易情绪沮丧,因为这个地球上的人都是由别人组成的,只有你一个例外。地球上绝大多数人并不认识你,将来也不会。你认识的绝大多数人可能有更大的需求和问题,你可以选择漠视他们只关注自己,或者跳出自己却会先考虑他人。
那一个人要想看到全景的第二点就是心智成熟。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你觉得他很可爱,我们期待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就会慢慢成熟起来,但是很多人并不是这样的。他可能到了30岁、甚至60岁的时候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我们说:成熟跟年龄无关,是你能否把“我的世界”变成“你的世界”。
鲍勃·布福德他写了一本书,叫《人生下半场》。他在描绘人们在人生的中场之前和之后的态度,他说很多人人生过半的时候就想着如何让生命更有意义,他把这一阶段定义为中场。他说多数人想在人生下半场做的还是他们在上半场已经做过的事,只会做得更多;相反的,让人生下半场成功的关键是盘点过去,抓住自身强项,并把奉献他人作为目标。
一个人成熟的表现就是:在前半场的自我也许是狭隘的,后半场的自我是广阔的;前半场的自我是向内旋转,把自己绑得越来越紧,后半场的自我向外旋转,把自己从弹簧剪绕的僵固中释放出来。
狭隘的自我只容纳你一个人,总体上来讲它疏远别人独来独往,并带有病态的个人主义;广阔的自我是宏大的,因为他还有一份超脱自我超脱,会让你大步流星到达远方,并完成人生的赛程。
鲍勃描述的真正的心智成熟,他了解到这个世界并不是围绕着你转,心智成熟意味着有能力去看到全景。
看到全景第三点叫勇于负责。比如在婚姻关系中,什么样的婚姻关系算是成熟了呢?就是两个人不再责问“我的丈夫/我的妻子能为我做什么”,而是负责地问“我能为他做什么”。
对于一个团队领导人也是这样:不负责任的领导人呢,他持“我老大”的态度,而且所有的错误都归结于别人;负责任的领导人持有“别人先来”的态度,用职权来为别人服务、担起责任、为别人做出表率,把功劳记在别人的身上,并增进和改善关系。因为好的领导者明白:要想让团队成功,必须把别人置于优先的位置。
〖感悟分享〗
每个人都有和别人接触的欲望,关注他人需求的时候就建立了连接的桥梁,这就是全景思维。
具备全景思维最关键,也是最难做到的就是停止以自我为中心,把关注点放在别人的需要和利益上。人们自私的本性导致其视野一直关注自己的需求,这也意味着其心智不成熟。心智成熟的人能够打开视野,能够认识到以自我为中心只会让自己的世界越来越狭隘,以他人为中心的世界是广阔的。只有具备他人优先的思维,才能够增进和改善人际关系,才能让自己赢得信任,才能达到心智成熟,才能让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