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因果思维”

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过程方式不同,其中一种是因果思维。

因果思维是说遇到任何事情都会想:为什么会这样?这件事跟哪件事情有联系?找出来。

无论事情的复杂程度,人们都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归纳出一条因果关系,然后对它坚信不已。

比如:孩子生病了是因为妈妈没有照顾好。其实也有可能是因为孩子自己贪吃,受凉,也有可能仅仅是因为成长过程中必要生的一场病,也有可能是因为来自于幼儿园其他小朋友的传染。这么多原因,如果是一个容易自责的妈妈,就会用第一种因果思维,如果是一个惯于向外找原因的妈妈,可能会用第四种因果思维,如果是一个淡定的妈妈,也许会用第三种因果思维。

总之,不同的人可能会创造出不同的因果关系。我们建立不同的因果关系是为了找不同的责任人,本质上都是希望找一个人出来负责。

这种思维模式是很局限的,如果你只停留在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里,会被彻底的困住。既不能缓解情绪压力,又不解决问题,这种情况常被形容为“钻牛角尖”。

但是如果能跳出因果思维,利用所发现的不同的责任人拓展看问题的角度,那就是顺势而为,利用了因果思维。

一个自责的妈妈可以跳出自我否定的情绪,一个总是向外找原因的妈妈,可以换个角度看孩子的生病问题,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对于我们惯用的因果思维,我们不要抗拒。

只要有人的主观参与,一件事发生的过程和结果可以有无数视角,人的自由意志是其中最大的变量。

要记住利用因果思维的关键在于寻找解决方案,找原因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目的。尽可能多找责任人就意味着找到了多个解决问题的角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