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读书,说到孔子为自己女儿和侄女选女婿的故事,其实在公冶长和南宫括背后,还有孔子的政治意图。党校行政管理干部培训课程提前到明天,心思一动,决定把这个故事植入,对《论语中的政治智慧》课件再次升级5.0版本。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语出《论语.为政》)
有人问孔子,你整天张口闭口谈论天下大事国家政治,怎么不去从政当官呢?言语中貌似有些揶揄味道。孔子回答,《尚书》中说,孝道,只要在家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并且把孝道这种理念运用到社会风气和国家事务中去,这不也是从事政治吗,为什么一定要去当官才是从政呢?
中国古代社会以家庭为基本构成单位,孔子认为,一个人组建家庭之后,所要面对的不再是个体事务及利益时,他对家庭的行为,实质上已经上升到社会事务高度。能否管理好家庭事务,或者进一步上升到家族事务,足以体现一个人的政治水平。那么,孔子在家族事务管理中运用了那些政治智慧呢?
为女儿和侄女选女婿这件事,体现了孔子的家庭政治智慧。
先看南宫括,就是南容。“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子说这个人很聪明,很有智慧,懂得审时度势,随机应变能力很强,国家政治好的时候,他就出来当官发财,万一国家黑暗沦丧,人家照样可以做到独善其身,不受政治牵连。
这似乎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但你要是了解孔子的为人和行事作风,就会知道南容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
孟子说,我这辈子就敬佩四位圣人,分别是伯夷、伊尹、柳下惠和孔子。在描述孔子时,孟子说他“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语出《孟子·万章下》)就是说,孔子懂得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该快的时候就快,该久居的时候就久居,该停留的时候就停留,该出去当官的时候就出去当官。四位圣人中,只有孔子最懂得识时务,能够把握时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随机而动,游刃有余。回头再看孔子对南容的评价,完全就是孔子作风的翻版,你说孔子能不喜欢南容吗?
再看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孔子说,你坐过牢,但我知道那不是你的错,但你好歹是人生经历上有过瑕疵的人。如果把南容和公冶长两个男青年放在一起,哪个老爹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刚从监狱里放出来的公冶长?又有哪个父亲不愿意将女儿嫁给青年才俊南宫括?换做你,你怎么做,你选择哪一个?
孔子和哥哥是同父异母兄弟,苦孩子,腿有残疾,而且早早就去世了,孔子是以叔叔的身份行使做父亲的职责。在处理类似的家族事务时该怎么做?孔子的做法是,牺牲自己,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能让家人心存抱怨。
曾经陪同一位领导外地出差,少不了买些当地土特产回来赠送亲戚友人。大包小包地带回宾馆,只见他将散装物品一一打开,挑拣品相好的装作一袋,稍次一等的装作一袋。我在一旁疑惑不解,他说,自外地带礼物回去给亲戚,本来是一番美意,但如果送给人家的物品有些残次,唯恐人家说他心意不诚,好的自己留下,坏的送了他人,原本心怀一番美意却结了恶果。于是细细挑选出好的送人,残次些的自己留下,宁可自己吃亏,也要得到他人满意。
我听得这话,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由孔子选女婿的家族事务,能得到什么官场职场启示?要诀就在于吃亏。
从事一件分内工作或者领导交办任务,操心劳力,为的就是得到领导满意上司认可。既然应承下来,就要把好事办好,人心里都有杆秤,谁也不比谁傻,你付出多少人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怕耍小聪明,贪小便宜吃大亏,表面看似得到些小实惠,但在领导眼里却是个斤斤计较,没有大局观念,整天算计个人得失,只能占便宜不愿吃亏,不能担当大任的人,如若遇到晋升机会,他怎会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