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在六月下旬,我们的团队迎着酷暑,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来到了千年帝都——洛阳。
25日,我们来到了洛阳,开始了六天的旅程。一出火车站,一座巨大的牡丹花造型的立体屏幕映入眼帘,红色的牡丹花灿烂而又热烈,仿佛是热情的迎接每一位客人的到来,让人心中泛起一阵喜悦的暖流。洛阳火车站的规模不小,建于上世纪,上面的瓷砖以不再崭新,图案已不再清晰,但它们却见证了洛阳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随后我们乘双层旅游公交车到达宾馆,结束的一天的旅途奔波,大家进入了“充电”模式。
26日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隋唐遗址植物园。园内绿树如茵,种植了各式各样的奇花异草。走在树林花丛中铺满鹅卵石的小路上,我的心仿佛也宁静悠闲了下来。有一种“曲径通幽处”的感觉。
我们在植物园内,还遇到了一位老奶奶,她的手机忽然照不成像了,我们就积极地帮她调整手机,不一会儿就好了,帮助人也是一种乐趣!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嘛?
下午我们顶着烈日来到了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一进入景区,就看到龙门桥跨越蜿蜒的伊河屹立在空中,桥上有陈毅元帅亲自题写的“龙门”二字,这就增加了龙门桥的传奇色彩。
龙门石窟的主景区内游人如织,随处都可以见到外国人,他们也是叹为观止。当我们瞻仰卢舍那大佛时被他的慈祥与威严所震撼。我们站在最高的栈道上观赏时,一幅洛阳八大景之一的龙门山景图映入眼帘。还有云朵藏在山的后面,半遮半掩,这就是所谓的“云无心以出岫”吧。龙门山景果然名不虚传。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香山寺和白居易墓园。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居住洛阳18年。一生安贫乐道,对龙门山水十分眷恋,逝后长眠于此。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由于白居易,龙门一座并不高的山峰——琵琶峰也有了文化气息,被人铭记。
27日上午,我们来到了洛阳博物馆,同学们认真地欣赏着陈列的文物,体会着洛阳作为一个13朝古都的历史沧桑。其中的两件镇馆之宝令我印象尤为深刻,它们分别是唐山彩黑釉马和三国时期的白玉杯。极其罕见的黑釉马和线条流畅的和田白玉杯,都反映了中国古代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手工制作工艺,向我们彰显了它们所处的时代的灿烂辉煌。在洛阳博物馆门口集体合影留念时,一位替我们拍照的女孩儿竟然也是新乡学院的学生,新乡学院可真是桃李满天下呀。
下午我们又来到了天子驾六博物馆,博物馆中被发掘出的车马坑,向我们展示了东周时期天子出行的仪仗队伍,仪仗队伍浩浩荡荡,威风无限,彰显了天子作为九五之尊的无上权威,让人深为震撼。
28日,我们来到了汉魏洛阳城遗址。古代高大雄伟的帝王宫殿在现在已经变成了断壁残垣,我们也体会到了巨大的历史变迁,不由人心想万千。
随后我们又去到了中国第一座古刹——白马寺。一进入白马寺,我们就看到了一方池塘,那里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还有许多乌龟在石头上懒洋洋的晒着太阳,我突然体会到了佛门清净。进入白马寺的山门,香火味弥漫整个寺院,烟雾缭绕,念经的声音不绝于耳,时不时还传出钟响,整个人仿佛都安静了下来。
后两天,我们又分别去到了隋唐遗址园,丽景门和洛阳民俗博物馆。隋唐遗址园那富丽堂皇的明堂和高大雄伟的天堂,让我们体会到了唐代的昌盛与辉煌。历经沧桑的丽景门依然屹立,它作为洛阳的西城门,已经成了洛阳的一张名片。洛阳民俗博物馆那陈列了许多古代留下的东西,让我们对古代人的生活更加了解,使我们增加了许多知识。
这次洛阳之行虽然天气炎热,汗浸衣衫,但是最终我们的行程圆满,留下了非常美好难忘的回忆。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