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广州之行是一次轻松之旅,只为见见朋友。结果得偿所愿,见到了师姐李爱梅一家、发小谢飚一家、本科的同学、研究生的同学,收获颇丰。
第一天晚上和谢飚、杨律师两家人坐在一起,没有想到的是杨律师的爱人王老师是西海岸藏马山人,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和他们两家的共同话题很多,因为孩子都一般大。孩子们马上小学毕业,面临择校的问题。一聊才知道,广州的择校压力非常大。貌似青岛规范一些,最起码不用各种择校入学考试。不过青岛明年即将面对新政策的实施,不知道改革力度多大,一切都是未知数,心里还是非常忐忑的。
第二天晚上和大学同学在一起,师妹黄圣英出发前和我联系,虽然多年不见,得益于通讯的便捷,没有陌生感、只有熟稔。听师妹说,几个男同学在打羽毛球,我们直接过去找他们就行。非常羡慕广州几个同学的状态,据说是他们相邀一周一次打球,运动后喝个小酒,日子过得真心不赖。还别说,这次广州之行,不但见齐了同班同学。还见到了好几个师兄弟,九零级的方颂、九三级的蔡灿新、九四级的曾葆春。他们都在广州干的不错,酒喝了几成后,他们几个建议我到广州来。我也只能打哈哈,说得轻巧,要丢掉熟悉的一切,重头再来,比登天还难。看他们一起挥汗、一起喝酒,也只有羡慕的份。
九九年研究生毕业,算来二十年了,可惜没有组织同学聚会。广州之行,稍稍弥补了没有聚会的遗憾。不少同学二十年来就没有见过面,这次除了曹晓亮临时有事,见到了桑志军和刘毅强。桑志军还是老样子,不同的是,桑同学已经是名声在外的语文学科教学法的专家了。巧的是,我接起桑志军的电话的时候,我本科的两个同学惊讶的说,桑教授是你同学?!他经常过来指导我们的工作。世界真小,地球也就一个村!
老同学在一起,没有世俗喝酒的各种繁文缛节,只是喝喝酒、聊聊天,聊共同的记忆,回想曾经的青春岁月。或许真的是年纪大了,回忆成了我们聚会的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