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去幼儿园”“奶奶,我在家一定听话,不吃零食,好好吃饭,别让我去幼儿园好不好”“我今天肚子疼,不能上幼儿园了”
家里有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应该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甚至还有更奇葩的理由,让家长既好笑又无奈。为什么大多数孩子刚入园时,都会抵触上幼儿园呢?因为没有安全感。
一个小小的人突然要离开熟悉的家和家人,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人在一起,而且一呆就是一整天,对未知的事情会感到害怕,没有安全感。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家的宝贝,能够尽快顺利入园,在幼儿园有一个愉快的心情。那么,对于孩子上幼儿园,家长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TA,让TA对幼儿园充满向往,入园后,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不焦虑,不恐惧呢?
入园前
一、入园前的心理准备
孩子突然离开家去上幼儿园,没有了家人的陪伴,会产生焦虑心理,甚至会出现肚子疼,食欲不振,没精神的症状,这些都是因为心理因素造成的。
家长要把自己的小宝贝交到一个并不怎么了解的老师手上(脑补虐童画面),也会有种种顾虑和担忧,家长的不良情绪很快就会被孩子察觉到,让孩子更加害怕幼儿园,增加抵触幼儿园的情绪。
建议:
1、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尽可能给孩子选择正规园,如:老师都是执证上岗,幼儿园的安全制度完善,管理严格,可以观察幼儿园其他小朋友的状态,询问其他家长幼儿园的情况。
2、确定好幼儿园后,就不要让自己过度想象,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下一个受虐者(毕竟大部分的老师都是很有爱心的),要相信老师会照顾好你的孩子,其实老师比家长更害怕孩子在幼儿园受伤,因为她要承担责任,所以对老师要多一点信任。
家长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让孩子相信,TA要去的地方是安全的,美好的,老师是可以信任的,才会向往并乐意去幼儿园。
3、平时家长也可以带孩子,去TA将要去的幼儿园附近玩一玩,甚至去里面看一看,提前了解熟悉一下,告诉孩子,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很多玩具,还有老师教小朋友唱歌、跳舞、玩游戏,教很多的知识等等。也可以借助绘本,让孩子了解幼儿园的生活。
二、入园前的生活准备
1、孩子在家时,生活上家人可能会照顾得多一点,到幼儿园后,老师会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家长在入园前,可以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如:自己吃饭、穿衣、穿鞋,训练孩子自己擦屁屁。
2、因为幼儿园会要求睡午觉,所以家长可以让孩子提前养成睡午觉的习惯。
3、除此之外,还有早睡早起,告诉孩子有问题及时跟老师说,教给孩子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等等。
入园后
尽管家长在入园前,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和心理建设,孩子在经过了刚入园的新鲜感后,因为有老师的约束,或者经历了和其他小朋友的冲突,可能会出现不愿意再去幼儿园的情况,甚至会出现不良行为。
建议:
1、家长首先要接纳TA的情绪,然后蹲下来耐心的倾听。
孩子每一个不正常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TA们用这些行为宣泄心里的负面情绪,是在呼唤成年人的关注,家长可以通过倾听给孩子最好的关注。
《正面管教》这本书中提到,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失望的、丧失信心的孩子,所以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家长应该给与有效鼓励,比如:一个拥抱。
接纳、安慰、鼓励完之后,家长要告诉孩子,幼儿园有很多朋友在等你(让TA感觉被需要),还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让我们变得更棒,然后坚定的送孩子去幼儿园,将孩子送到幼儿园,交给老师后,应果断地与孩子告别离开。
2、放学接孩子回家后,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多回忆在幼儿园发生的开心的事情。如: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交到新朋友了吗?你最好的朋友叫什么名字?你们做了什么好玩的事?今天老师和你们做了什么好玩的游戏。。。。。。让TA感觉在幼儿园是愉快的。
千万不要接到孩子就问,今天在幼儿园里,有没有人打你,欺负你,老师有没有骂你,对你好不好,会让孩子不断的去对号入座。给TA一个负面的心理暗示,孩子会感觉幼儿园是一个可怕的地方,每个人都会欺负TA,自然就会拒绝去上幼儿园了。
我们爱孩子,但是也要相信老师,同时也要相信我们的孩子,TA们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强得多。
3、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如果睡太晚,早上起不来,经常迟到,就会影响孩子参加班级活动,其他小朋友会做的游戏,会唱的歌,TA不会,就会让TA产生自卑心理,也无法很好的融入到集体中来,便容易被孤立,不合群。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唯有父母对孩子 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孩子上幼儿园,是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孩子适应社会的关键一步,家长要帮助孩子顺利的度过这一特殊的转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