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向我诉苦:“我每天下班后都要陪儿子写作业,但是儿子写作业写得特别磨蹭。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玩儿笔,气得我忍不住就训他几句。一开始还管点儿用,后来就没用了。他越来越磨蹭,骂他几句他就哭。这样下去,怎么考得上重点学校呢?”
这个家长的情况,让我联想到近来朋友圈中流传着各种关于老母亲陪孩子写作业的痛苦,陪到伤害亲子关系,陪到犯了高血压、心脏病。这个家长提到的情况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这样的结果一定不是我们想要的,也一定是没有效果的。
今天我们就谈谈,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家长该如何陪孩子写作业呢?
方法一:从孩子写作业的环境管理入手。
1. 独立而安静的写作业环境。
不知道各位家长怎么安排孩子写作业的地方?
学习活动是一个需要动用认知资源的事情。因此首先需要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包括独立的书桌,保证孩子能安稳地坐在桌边写作业。
而且书桌要远离电视、厨房、走廊等较为嘈杂的地方。即使孩子没有独立的房间,也要给他安排一个固定的位置和桌椅,供孩子写作业使用。
2.稳定的写作业时间。
更重要的是形成稳定的写作业的时间。
如果之前孩子还没有形成一个在基本稳定和固定的时间写作业的习惯,那么到了小学高年级,更加需要帮助孩子建立一个稳定的作业时间空间了。
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基本的生物节律一样,我们的很多行为习惯也是在时间的积累中逐渐建立形成的。
我们帮助孩子在他们的身体中设置一个“小闹钟”。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他们就会启动这个开关——“写作业的时间到了”。 到了这个时间,就是要坐在小书桌旁,打开课本和作业本写作业的时间。
这就像在孩子的大脑中,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节律和联系,我们心理学中叫做“动力定型”或者“定势”。
进入到这个动力定型或者定势之中,孩子的身心就会从其他的事情中转移和切换到学习的状态中。大脑的各个系统可以调动起来完成较为复杂的认知任务。
因此,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制定一个每天或者每周的时间表。根据自己家庭和孩子放学回家后的时间,制定一个可行的写作业的时间、区间。
把时间表打印出来,贴在家中明显的位置上。如冰箱上,餐桌旁边,电视柜边,还有孩子的小书桌旁边。
不仅提醒孩子,也让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能看到,这个时间是孩子写作业的时间。家里的所有成员都会支持与配合。
方法二:建立孩子写作业的心理环境。
1. 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
上面讲的是物理环境或客观环境的保障,为孩子能更安心、更稳定地进入到学习状态提供物质基础。
更为考验家长的是,如何营造孩子写作业的心理氛围?
前面提到的家长在陪孩子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训斥责骂的氛围,显然对孩子是一种消极的体验。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每次写作业的过程都有可能遇到暴风骤雨,哪个孩子会不畏惧和逃避这样充满紧张与恐惧的情绪的时刻呢?
如果在孩子头脑中形成了“写作业——挨骂——痛苦”的一个强联系,那么孩子还没有开始写作业就开始感到浑身不自在了。
当然,学习本身不是一个非常愉悦的过程,是需要经历艰苦和耐受寂寞的一个过程。但是并不意味着不能把这个过程变得更有趣、更愉悦、更有动力一些。
家长怎么做呢?首先要明确我们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良性体验的条件反射,让写作业过程变成一个亲子相处与交流的时刻。
例如,可以在写作业开始之前,与孩子轻松地聊聊学校中发生的事情。家长带着欣赏和好奇的姿态,了解一下孩子今天学了哪些内容,要孩子跟自己讲一讲。
孩子有可能今天学了一首古诗,不妨让孩子朗读一下。听完之后可以这样反馈孩子:“这首诗写得真美呀,你读得很流畅啊,让我感受到古诗描写的意境。老师有没有让你们在课堂上朗诵呢?要不要背诵下来呀?”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肯定和赞赏一下孩子的学习和朗诵,然后顺便问问孩子有哪些作业,作业多不多,难不难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能了解到孩子对待作业的态度。如果看到孩子一提到作业就痛苦,那么就不妨鼓励和支持一下。甚至可能要陪孩子一起克服一下他们感到困难的部分。
2.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如果从孩子的表述和状态中了解到,孩子对于当天的课程和作业都比较有信心,这时,家长可以给孩子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独立完成作业。
这时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嗯,看来我的宝贝已经能自己写作业了,不用妈妈陪了。”、“那你先自己写作业,如果需要妈妈帮忙就告诉妈妈。”
提醒各位家长,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长要调整陪写作业的方式。
高年级的孩子已经比小学中低年级有更好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或者说,家长要允许并鼓励他们形成更多的自我管理能力。
家长要表达出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和支持。逐步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学着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任务,并逐渐养成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和觉察。孩子会发展出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因此,陪读家长可以通过对孩子的了解和观察,决定在何时给予孩子独立写作业的机会,家长再最后辅助孩子检查。对于完成得好的部分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孩子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予以提醒。
如,家长可以这样说:“我儿子今天独立完成作业了,不简单呢,真是长大了。”、“我看了看,正确率很高,说明你今天上课认真听讲了,老师讲的都明白了。但是我发现可能有几个细节部分你没有注意到。妈妈可以替你指出来,你修改。但是如果你再自己检查一遍,也能检查出来就太厉害了,你想不想试试呢?”
今天我要介绍的最后一个方法:
方法三:陪写作业的目标是少陪。
给孩子自我检查与纠错的机会。
高年级的陪读应该不同于低年级的陪读,陪读是为了不用陪读。因此,陪读的目标是帮助孩子形成自主学习和纠错的习惯。帮他们学会学习,并在学习中感到有成就感,能有持久的学习动力。
自我检查,并在纠错中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因此可以在陪读中,允许孩子有机会自己找一找:是不是有些题目没有考虑周全?有些题目的过程有误差、有些题目看错了。把自己常常做错的题目总结一下,经常出错的题目总结到错题本上,在下次写作业前温习一下。在之后的作业中能提醒自己,学会避免同类的错误发生。
一开始,孩子可能不太容易找到错误,家长可以保持平静的心态,给孩子提供几个自我检查的方法。如数学题,加减号有没有弄错,抄题是否有错,运算是否有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