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评价
人人都有独特之处。特点本无好坏之分,但在约定俗成的职场语境下,就产生了评价。比如“一周只有一天想干活”“恐惧权威”“对当下的工作有抵触情绪”“热衷于自我反思”,就被评价为缺陷。但要用好它们,就要摆脱消极的暗示,把它们还原为“个性”本身。
诚然,每种个性都会给工作造成影响,但都可以导向正面的价值。 比如,一周只有一天想干活,那就抓紧这天好好干。 最难以安置的其实是自我谴责,是在干一天活的同时,质问自己 “剩下六天干吗去了”。从负面的框架看自己,看到的就全是错漏,继而自责。这非但不会带来积极的行动,反而加剧了问题。越是沉浸在“我不好”的声音里,就越是破罐子破摔,也没有力气去改变什么。而最值得思考的问题是: “既然我是这样,那么这样的我又能找到哪些资源,去把事情做好呢?” 所以,请先停下头脑里那些“我不好”的声音。
●改写故事
人是生活在故事中的。同样的素材,编织成不同的故事线,就会带给人不同的行动方向。同样都是离职,既可以讲一个“受到不公正对待,不得不离开”的故事,也可以讲一个 “把握机会,顺势离开”的故事。前者就会指向以某种方式报复回去 (甚至不惜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受损),后者则指向一个更有弹性和前景的变化空间。 因此,任何处于困境中的人,都有某种程度的选择权: “问题” 只是一种主观建构,是若干个故事版本之一。
提问本身就在参与创建问题。试图解答问题的人也不要忘记,提问者已经尝试过一切方法, 都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也许存在这样的可能: “问题”在强化它自己。顺着唯一的叙事逻辑导出的解决方案,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让问题更牢固。 那么,你要给出不同的答案,就先要剪辑一个不同的故事版本。
在职场语境下,故事常常指向一个弱小无助的“我”,一个心怀恶意的或是漠不关心的环境(老板、同事、任务、甲方),在进行一场殊死搏斗。围绕这条主线,我们当然可以找到足够多的素材。而同样的素材也可以用在不同的故事里:我真的那么弱小吗?我是否也有我的资源、能力、经验或是谋略?对方是否真的不可理喻或是不可战 胜?有没有可能,他没有那么邪恶或冷酷,他也有他的弱点和软肋,他也有情感,有关心的人和在乎的事?甚至(假如我们很努力地发掘),他也有一丝对我的善意的表达?我和他之间的故事,除了对立和战斗之外,是否也有合作和互相成全的空间?
●人与角色分离
人在不同环境下扮演不同的角色。角色不是人的全部,不能将职场角色与一个人混同(比如,不能因为一个人的职业是教师,就默认他在生活中也要处处为人师表),反之,也不好因为某个人自我的身份认同,就限定他在职场中只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正如不爱社交的人也可以成为一个好销售, 悲观消沉的人也可以表演喜剧)。 很多人的痛苦在于,他们把在角色中获得的反馈误以为“我是谁”。他们在职场中束手缚脚,难以发挥主动性,也许是害怕(因为角色中的挫折)证明“我不好”。
现代职场跟生活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人们下班后不得不把工作带回家——你只要用手机就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舆论也在灌输这样的印象:你要工作,但不能只是出于 “你要工作”才工作;工作是一种崇高的、内在价值的实现,你需要发自内心地热爱并且拥抱它。
人生和工作合二为一,固然感人,但实在做不到也不妨分开,有时还会有轻装上阵的效果。工作是我们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扮演的角色,而人生还有更多的面向。这样想,也许还会让一些工作做得更好。
●短期的确定
如果从职业生涯的视角——往往跨越了三四十年——考虑人生, 常常会为眼下做的事感到焦虑: “这是我想要的吗?”一方面它让人思考更长远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可能让人过多地沉浸于思考,停下了行动。
未来不可避免地带来不确定。人们无法预见五年十年后的生活, 而眼下的生活也必须在切切实实的行动中才能转化为确定性。思考未来(“一次性找准方向再上路”)想不出答案的同时,先找时间把眼下的事做起来,这是并行不悖的两种生活:眼下怎么过,跟未来去哪里不见得有关。
“先过好这一年”,对年轻人来 说,一年也许已经是“确定性”管用的最大范畴,两三年之后会在哪里、会做什么,谁也说不清。 人需要长远的视角,也需要确定性。虽然想不清未来,但你也拥有一年或几个月的确定性。一边想着长远的事,一边让自己先过好这一年。
●最小行动按钮
复杂的工作在启动之初,会让人因其“困难”望而却步。一个办 法是把工作的第一步设计为一个简便、快速,又能对外界发出信号的动作。一方面阻力小,做起来没有难度,另一方面也是在向其他人宣告: “我开始啦。”这是利用人际反馈的原理按下一个启动的按钮。
比如,我自己常常抗拒一些烦琐的事务性手续,像是签合同、填表 格,一份表格往往被一拖再拖,直到过了截止日期被三番五次催促。 现在我的解决办法是:不管情愿与否,先约一个快递上门取件。相比填写那些复杂资料,叫快递太容易了:手机下单,写好地址,提交。 一分钟都不用,就按下了这个“按钮”。 开弓就没有了回头箭。快递小哥打电话,说一小时后上门。我就必须在一小时内准备好材料。因为有了第一个动作,后续动作就接二 连三,不想做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