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爷家是一个大地主家庭,还可以说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中外爷的大哥韩夏存,西安事变后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53年在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团中央委员,团二届一中全会会上又当选为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1954年任青年团西北工委书记,后又调团中央工作,不久调任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西安解放后,外爷的妹妹韩夏芳在西安妇联上工作。外爷其余的兄弟有读书后出去工作的,有教书的。唯独外爷一个人是当兵的。据说外爷家当时在韩窑村是一个响当当的家族,家族也很大。无论从经济地位还是政治地位都是一个很显赫的家世。可以说是有钱、有势、有地位、外爷有兄弟八个,外爷在他们兄弟中排行为三,是老三。
舅家的大门前立着两个石狮子,从大门往进走经过庭院,庭院和走廊全都用青石铺着,没有一处是土地面,卧室里用青砖铺地,门是月亮门,门上雕刻许多花,窗户也是镂空的雕花,堪称雕梁画栋。家里盖了二层楼。楼梯是木质的,楼梯气势雄伟。
外爷的妈妈是一家之长,穿着绫罗绸缎,抽着水烟,如同红楼梦里的贾母一样,在家里有绝对权威,是典型的封建家长,对儿子、女儿、媳妇的要求极高,家教极严。在老太太那大一统的管理之下,家里搭理得井井有条,秩序井然。
外婆就风尘仆仆,带着她的女儿——我的妈妈,跟随丈夫踏进这样一个封建等级极为苛刻的大家庭。开启她人生的新篇章。
外婆回到北方的婆家后,发现婆婆家和别家不同,吃穿用度,已是不凡,刚开始她如同林黛玉进了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婆婆和妯娌耻笑,轻视,担心婆婆不喜欢她,对待公公和婆婆极力尽到一个媳妇的本分,和妯娌的关系处理也很和谐。两年后外婆有了舅舅,一家人甚是欢喜,毕竟添了一个男丁。外婆在婆婆和公公的眼里和心里地位像坐飞机一样快速冲到天上去了。以后外婆和外爷的生活过得和和美美、幸福满满,一儿一女活神仙似的,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毕竟外爷家里家底殷实,不必过分为生活奔波和劳累。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外爷家的生活发生急剧的变化,首先是外爷的的母亲和父亲相继去世,这样一个大家族失去双亲,兄弟之间的凝聚力就快速瓦解了。树大分杈,儿大分家。外爷兄弟之间迅速的分了家,各过各的生活。
从此外婆就开始独立持家,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因为分家后,经济大不如以前,各家分得金子和银子毕竟有现,要从长计议,还要养活两个孩子,供他们上学,花销比较大,外爷退役后没有什么工作,也没有什么手艺,和一技之长,也不会做什么生意,只能种一些贫瘠的土地来养家糊口,毕竟外爷可以说是地主家的公子爷们,种田不是那么老练,这样生活的重担自然而然就落到外婆的肩上。
一个将军的独生女儿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夫的妻子,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生活这个大熔炉把外婆这朵娇艳的花朵锻造成一颗为儿女和丈夫遮风挡雨的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