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到苦难的景象。不要把头马上扭开,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去体验其中的痛苦,并尽己所能的伸出援手,这是我们学习如何生活的重要课程。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详细讲述了自他相换的修法,把痛苦烦忧吸进自己心里,把喜乐轻松释放出来,自他相换,又称为施受法。即施与和接受。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具体的情境下,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观想为自己和其他众生修这个法,比如自己感觉到压抑疲惫时先安静片刻,专注于内心的感受,专注于内心的感受。看到这个在压力疲惫不堪的自己,然后深深的吸气,把压抑,疲惫等不适感吸进来呼气时把轻松和旺盛的精力送给自己和其他人。
吸气和呼气过程中的观想可以非常具体。如果你的朋友不小心把手割破了,你可以尽量去观想它的伤口,去感受它的疼痛,然后通过绵长的吸气。把那种痛感吸进来,呼气时观想给他送去止血帖、创伤药和止痛片。如果你知道对方最需要什么,或者什么东西最令对方欢喜放松,你就可以在呼气时观想送给他什么。一杯清茶、一段音乐都可以,如果你不知道该送什么,则舍身处地想象一下自己在同样情境中会需要什么,然后把它送出去。
悲心的基础是平等,有上下之分,人我之分,便无法完全体悟万物同源的那份亲情,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可怜那些境况不佳的人,我们非但不能经验、分担他们的痛苦,反而会给他们造成新的伤害。被人怜悯的滋味,是不好受的,人在困境中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平等的沟通,所以我们发悲心时,要有沟通的强烈愿望,我们做的不是施予,而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