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自己一生的经历中,都是有得亦有失的,但当人们回忆起自己一生的经历,往往想起的总是那些过往的遗憾与不甘,也就是所谓的“失”,却很少有人想起自己曾“得”过多少。甚至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也总会抱怨自己那小小的“失”,却很少挂念起自己既有的“得”。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穷苦的农民,家中经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有一天,他在自己的地里锄草,突然,锄头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他好奇的往下挖去,过了半晌,竟然挖出了一个古朴的坛子,坛子上写了一个“十”,他把坛子盖打开,天呐,里面竟然都是黄澄澄的金子!听到他经历的人们都啧啧称奇,羡慕地说:“以后他可以摆脱贫穷,过上好日子啦!”然而,这个农民却没有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去置办新衣服、购买新房子,而是依旧拿着锄头在地里刨来刨去,嘴里不停的喃喃自语道:“在哪儿呢?在哪儿呢?”路过的人们好奇的问:“你已经富有了,怎么还在这里刨地呢?”谁知,农民不甘心的回答道:“我在找另外九坛金子呀!”
听了这个农夫的故事,你也许会哑然失笑,在心中想:怎么会有这么蠢笨的人呢?他怎么不想想,自己已经拥有了一整坛子金子了呢?但其实,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做过故事里的农夫。有时,我们工作缠身,忙的一丝空闲也没有,难免会觉得苦闷,却忘记了,我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我们可以在工作中获得报酬、供给生活,更可以在工作中收获成长、不断进步。再有时,我们感叹自己是如此的平凡与普通,并没有特别聪慧、特别美丽、特别富有,但尽管如此,我们有健康而健全的身体,有深爱自己的家人,有志趣相同的朋友。我们的生活也许是平凡的,却亦有一份平凡中的丰盛、俗世中的美好。
孔子家语中记载道:有一天楚王领着诸位大臣出游,路途中遗失了自己心爱的弓,底下人要去帮他寻找,他摆摆手说:“何必找呢?反正这是在楚国境内,拾到弓的也一定是楚国人。”人们称赞楚王豁达,但孔子却笑着说:“依我看,楚王还是不够豁达的,为什么不说,人遗失了弓,一定会有人拾得,何必一定要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呢?”翻阅这篇典故的我,在深深赞叹孔子为人处事超然飘逸的同时,也悄悄地在心中想:身为一名普通人,我等必然难以抵达孔子的境界,但如果有如同楚王般的心态,倒也算得上难得了!
”忧喜塞翁马,得失楚人弓”,在生活给予的所有得失之间,就让你我去坦然面对,去笑对一切,去天真烂漫的大胆相信:一切皆是人生中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