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写此书的目的:为被拖延症困扰的人,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并提供解决的策略
1
本书结构:
一、每个章节都用一个关键句开头,这个句子可能就是你做出改变的准则。
二、每次都会用一个简短的、来源于现实的故事做例子,以此来表述拖延症带来的常见问题。
三、总结拖延的关键问题。
四、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供能帮助你摆脱拖延的策略
五、书中用每章一幅漫画的方式,直观反映拖延的表现。
2
什么是拖延症及为什么它值得关注
关键句:所有拖延症都是延迟,但延迟并不一定是拖延症。
解释拖延症,是一种明知道会影响自己做事的效果或者自身做事的态度,却仍然自愿推迟既定事项的行为,是一种不必要的自愿推迟。
拖延的关键问题:不必要的自愿推迟。
学会鉴别哪些延迟才是拖延,拖延的几个明显特点:a自愿的延迟;b不必要的延迟;c从目标、责任、角色、需求等来看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有时间做而不做;d除了自己不情愿,没有别的事情会阻挠去做那件事。
改变的策略:
①对延迟进行分类,找出哪些延迟属于拖延,找出什么才是你应避免的。
②做“思考实验”,即用表格或一张纸列出你可能会拖延的任务、计划、目标、活动等,在每一项旁边,记下当你想到每件拖延之事时随之而来的情绪和想法。
③寻找这些相关情绪和想法的共有模式
3
拖延症真是一个问题吗?拖延的代价究竟是什么?
关键句:拖延是对生活本身的无所适从。
拖延的关键问题:人人都有拖延的时候,那为什么还是问题。
是因为,人对于切实想做却未能做的事情会产生悔恨等情绪,带来一系列代价:成就不高;有更多消极情绪;有更多的健康问题(拖延产生的消极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拖延会不必要地延误一些健康行为,比如锻炼、健康饮食、睡眠等);会使我们的幸福感越来越低。
改变的策略:
①认识到并承认拖延的巨大代价,坚定信心,立志改变。
②在“思考实验”中写下的每一项任务、目标旁,记下拖延是如何从各个方面影响你的,如幸福感、紧张感、健康、经济、关系等。
③增强目标意图。在纸上记下做完目标、任务的重要性及立刻行动比以后再做的好处。
4
对于拖延症我们最应该了解的是什么?
关键句:不要屈从于现在感觉良好,勇于接受应该做的事。
拖延的关键问题:自我约束的失败。
因为不能够或不愿意约束自己的行为去立刻行动,想要当下感觉良好,有时甚至牺牲长远目标,也要千方百计地让自己得到短期满足。表现为屈从于冲动情绪,去豪赌、狂购、暴饮暴食或者磕药等,费尽心思避免诸如生气、无聊、愤懑、伤感、焦虑、内疚等消极情绪。虽然当下感觉良好,但有回报的行为会被重复,慢慢地,拖延就变成了问题。
改变的策略:
①有效识别是什么情绪让我们拖延,不屈从现在感觉良好,直面让我们感觉厌恶的任务。
②用“一旦......就......”的执行意图语句,继续做,不停止。就像这样,一旦我对手边的任务感觉情绪消极,我就只管做下去,不停止工作,不推迟任务,也不逃避。
③发掘任务的趣味,尽量用我们对成功的渴望、兴趣等内在驱动去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