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阳,古地名,在今天河北省境内。
清河又东北径复阳县故城西。汉高祖七年,封右司马陈胥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乐岁。《水经注·卷九》
如上内容,复阳县隶属汉清阳郡,在其东北部。汉高帝七年,复阳县改为复阳侯国,到西汉末王莽时期,则又更改为乐岁。
复阳侯国的第一任国主,便是汉初功臣陈胥。
按照史书的记录,陈胥最初是在薛县加入到刘邦麾下的:
以卒从起薛。《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如上,陈胥最初是以士卒的身份加入到刘邦麾下。
显然,陈胥这里加入到刘邦麾下,最大的可能还是来源于刘邦在薛县向项梁求得的那五千军卒中。
闻项梁在薛,从骑百馀往见之。项梁益沛公卒五千人,五大夫将十人。《史记·高祖本纪》
按照这里的记录,当时刘邦在薛县见到项梁后,项梁给予了刘邦五千军卒,以及其中担任这五千军卒的十位基层将领,其官职是五大夫,各自统兵五百。
而当时刘邦的麾下部众,无非就是三大板块,即先前沛县所属、砀县降卒和薛县军卒。再按照史书的记录,这三大板块中,人数最多的应该是砀县降卒,有个五六千,其次是薛县军卒五千人,接着就是两三千人的沛县所属。
所以,事实上刘邦之后的很多核心将领也都是在源于这三大板块中。
另外,按照常理推断,刘邦在获得那五千薛县军卒后,定然会对其进行重新分割使用,所以,这也就给予了那里面的很多普通士卒以机会。
而当年的陈胥,应该就是那些普通士卒中的一员。显然正是之后刘邦进行的各种分割,从而彻底打散了原来的等级限制,由此也让陈胥这样的人有了不断上升的机会。
以将军入汉。《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那一年,刘邦才成为汉王,而陈胥,这位两年前还只是一名普通士卒的人,居然在此刻,便成为了一名汉军将军。
事实上,随着刘邦成为汉王,很多有功之臣也都受到了封赏。其中,封侯者也有一些,但,即使如此,当时刘邦麾下将军级别的人物,也还是不多的,然,偏偏在此刻,陈胥居然就能够成为将军,这就让人有点难以置信了,为何?
因为在史书中关于陈胥的其他记录是没有的,仿佛这个人就是很普通很普通的一个人,但,问题就在于,他是凭什么成为将军的呢?
之前很多封侯,在刘邦成为汉王时,他们别说是将军了,连都尉都不是,所以这更能看出陈胥此人的不凡。
一名士卒,究竟是立下了多大的功绩,或是有多大的能力,居然会让刘邦在成为汉王后直接封赐为将军呢?而且还是那种正牌的汉军将军,不是什么所谓的二队将一类的杂牌将军。
所以,这到底是为什么?
显然,不论是因为什么,至少我们能肯定一点,陈胥其人在刘邦攻秦期间定然是起到了很大作用,不然,绝无可能在此时受封为将军。
好了,我们再看下面的记录:
以右司马击项籍,侯,千户。《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楚汉时期,陈胥依然是将军的级别,却是以右司马的职务参与对楚作战。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右司马的职权到底是什么?
按照《史记》中的记录,在刘邦麾下,一共出现了四位左司马和两位右司马。
其中去掉当了叛徒的左司马曹无伤,以及在汉五年才加入到汉军中的右司马陶舍,那么,现在剩下的便是三位左司马和一位右司马。
而按照之前笔者对于三位左司马的分析,大家应该都很清楚这三位左司马的地位,其中孔聚和陈贺就不用说了,实权将军,能力卓越,是大将军韩信引以为臂膀的人物;另外一位左司马唐厉,更是在后期成为了汉军禁军统领,是刘邦非常信任的一名将军。
所以,与这三位左司马相对应的唯一一位右司马陈胥,他又是如何呢?
而按照秦汉时期军队中的基本规制,以右为尊,所以,至少这里可以说明一点,在当时的汉军中,右司马的地位事实上还是要比左司马高的。
另外,再按照史书中有关左右司马的一些记载:
卒斩龙且,生得右司马、连尹各一人,楼烦将十人,身生得亚将周兰。
降左右司马各一人,卒万二千人,尽得其军将吏。
如上,这两段内容都是《史记·灌婴列传》中的记载。
从这里汉军对楚的战报中就能看出,左右司马于楚汉双方而言,都不是普通将领。所以史家在记录时,才会把左右司马放的很靠前,尤其是第二段中,俘虏左右司马各一人的战果居然就是和俘虏一万两千人是差不多的,不然,何以不提到其他职务呢?
显然这里就是说明了左右司马职务的特殊性。
当然,从汉军中对楚的记录中来看,楚军的左右司马也不是单独一个,而是有好多个的,但是,能够出现在史书中的,也还是屈指可数的,不如其他都尉将军一类的职务出现的次数多。
由此,综上所述,可以简单的判断出一点,左右司马都是军中关键职务,既有可能是负责军队内能运营的将领,也有可能是负责参谋作战的将领,总之不是一般职务可比的。
而目前,就史书中的记录来看,汉军在对楚作战期间,有且只有一位右司马,那就是陈胥。
所以,现在最后的一个问题就是,陈胥为何会封赏那么少?
七年十月甲子,刚侯陈胥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七年十月甲子日,陈胥以功受封复阳侯,食邑千户。
如上,从陈胥担任的职务来看,他应该是属于汉军中的高级将领,而且从汉元年开始就是将军级别的人物了,并且还一直担任很重要的右司马职务,如此,何以到最后的封赏反而不如一些在资历上不如他的人呢?
而且陈胥的历史也比较清白,不是某一个派系的人,就只是刘邦的直属部下,如此,为什么就是封赏那么少呢?
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陈胥的问题和刘邦麾下的那些文臣谋士所遇到的问题一样,他的功绩也是无法准确核定。
换句话说就是,陈胥虽然参与了对楚作战,甚至还在其中担任了很重要的角色,但是,他终究是没有真正参与过一场对楚的作战,所以,他没有办法封赏更多,换句话说就是,没有理由封赏更多。
刘邦能够强行把萧何推出来已经是尽全力了,而更多这样的人,刘邦也只能是有心无力了。
不然,就像笔者之前在其他文章中说过的,纵横之士陆贾外抚敌寇,内立政体,按其功绩而言,足以封侯,可为何到最后虽然名声显赫,却依然无能封侯呢?
说到底还是因为那个原因,陆贾的功绩你没办法去准确核定。就像今天人人都知道萧规曹随,可是有谁清楚汉初的政治方针是陆贾规划的呢?今天的人是如此,那时的人也是如此,毕竟文无第一,就算是陆贾规划的,可是没有萧何也一样不行,所以很多事是没办法说清楚的。
所以,陈胥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甚至按照笔者推断,陈胥在攻秦时立下大功,受封将军,那么到楚汉相争时期,将军级别的人物,要么是统兵镇守一方,要么就是担任一些特别重要的职务以策应各方,所以,陈胥担任的右司马所负责的工作或许就是管制全军的军纪了。
毕竟,大将军韩信虽然立下军法军规,可要想真正实施下去,还得有重量级的人物进行监管和执行,如此,陈胥在汉元年时就是将军了,如此,其领右司马职务统管全军的军纪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事了。不然,其他人多少都会有偏私,而陈胥的级别足够高,而且还是刘邦一手提拔上来的人,故而,就当时的那个情况下,也就的确就只有陈胥适合了。
所以,说到底,汉军能够打的那么顺利,陈胥必然是立下了大功,但是,他的功绩和萧何一般,都是在内部,无法客观的显现出来,如此,他能够封侯或许也已经是刘邦尽力了,故而也就不可能再封赏更多了。
至于陈胥在之后的经历,应该还是一直作为汉军中的执法者而存在,不过,那时候负责的应该就是整个汉帝国军队的管制工作了。
十一年,恭侯嘉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孝文帝十年,陈胥病逝,汉庭为其谥号,刚侯。
刚:强毅果敢曰刚,追补前过曰刚。《逸周书》
如上,对于陈胥,笔者相信汉庭对其谥号时,更多的还是因为前面那条,为人顽强坚毅,敢作敢为,堪为大汉军纪的一面旗帜,故谓之刚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