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小游戏,大道理》这个题目,我有“游戏如何小,道理怎么大”的疑问。
张老师执教作文,常有“小中见大”的特点,让听课的老师学得“小”则细腻,“大”则规范的真实教法。《小游戏,大道理》这一课,也确实是把游戏教细致教具体了,把道理说自然说贴切了。
先说说“小游戏”的教学内容,老师的这两个教学环节值得品味。
1.采用比较法,引导说好观察道具。老师拿起塑料盆,与一位同学的脸盘比较,形象地说明“盆子的口径比脸还大”,随后又拿起一枚硬币,贴在自己手心里,形象地说明了“硬币像手心底那么小”。游戏到后来观察瓶子时,老师请出一位学生用嘴巴含住瓶口,形象地说明了“瓶口比嘴巴还小。”
看得出,借助观察游戏道具,老师在有意识地训练了“作比较“”的写法。
2.课堂教学的第二层次,往“塑料盆里投硬币”的内容,是游戏的重点戏。如何突出重点呢?话得分两头说。
先说老师的:投硬币前,通过对话,铺垫出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的任务;投硬币时,教师在一旁看着,当投硬币出现有趣的“意外”时,就会在一旁提醒学生把这些“意外”情节写进文章。投硬币结束,教师采访了“投中”“没投中”“出意外”三类情况,通过“说说、演演”的方法再现了这些活动细节。
再说学生的:投硬币前,“知道”了观察任务;投硬币时,忘记了观察任务;投硬币后,对游戏的道理一无所知。
综合地看去,老师的教学设计是严密的,但确实又是效果不大。因为学生只顾着“玩”,而忘记了“学”。
听课到此,我在感受到教学的“真实性”的同时,也具体看到了教学活动的“失控性”。是啊,教学是身心投入的活动,谁又能又稳有准地把控住学生的学习脉搏呢?
但是,张老师有办法。
请看老师的做法,她走进学生去,采访投硬币实况。先问没有投中硬币的原因,回答内容都很简单,表现在语言上,就形成了“有的……有的……”的排比句群;再走到投中硬币的同学前面,不问,直接让他们演示“投硬币”动作,表现在语言上,就是一套动作特写的素材;最后采访投硬币发生“意外”的同学,要求他们重演一遍“意外”的表现,把描述的内容转到了“硬币”,写出硬币“蹦跶起来”“在盆沿上转起圈儿”“弹起来远走高飞”的生动细节。
这使我感到,所谓的教细致,教具体,并不局限教师单方面的预设和施教,而是基于及教学目标的着力于学情实际的“指导”。具体说,教要贴近学的需要,助力于学的发展。
再说说“大道理”的教学内容,老师的教学环节同样值得品味。
第一环节,老师是以“提问”进入的:“往盆子或瓶子里投硬币,结果大不相同。对此你的感悟是什么?”学生的回答在意料之中,都是平时老师说过的“空道理”。说明学生还停留在“听道理”的层面,缺乏对具体事物做具体分析,并做抽象和概括的“悟道理”能力。
老师在这一环节,是在了解学情实际,琢磨教学的底面。。
第二环节,老师举起盆子和瓶子,再次比较“口径、容量的大小,结合投硬币的结果,作比喻,揭示了人要胸怀宽大不可斤斤计较的道理。
老师借用游戏的道具特点,用举重若轻的演示法,揭示游戏蕴含的“大道理”的教法,与本次游戏的过程结合地很自然很贴切。这教法本身,也在启发学生,“从游戏的道具和结果的角度,往往能悟出道理”
相信学生能在上完这堂作文课后,初知“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初知“做人要大度”的道理。也相信学生能在课外阅读中,对类似的文章产生亲近感。
回到文章开头的疑问,我的听课感悟是,这是一堂举重若轻的“寓事于理”的作文课,举小游戏之重,悟大道理之轻,因为道理是埋进心底的,不必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