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真正理解孩子时,并且努力调整生活方式提供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时,我们和孩子的快乐和满足感都会得到提高。
前面与大家有分享过低阶感官的触觉和生命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平衡觉。
我们对平衡觉的感知是在我们内耳,3个半圆形的管道存在于我们的耳朵中。它们是三个互相垂直的半圆形小管,在内耳中,非常小,像小指甲那么大。第一个半规管位置是立着,里面有液体,负责身体前后移动动作相关的结构,靠液体运动来指挥我们前后的移动;第二个与第一个垂直成90度,感知我们身体向左向右的运动。第三个是平躺着的,与第一个是呈水平角度,负责身体旋转转圈的运动或者往下弹再起来以及躺着滚动的运动。这就是为什么年幼的孩子在床上滚动对他们的耳部发育很好。但是过于强烈或频繁的滚动,会让孩子感觉晕眩。
这些内耳中三个小的半规管,不仅跟身体平衡和动作发育相关,而且还跟视觉,听觉也有关联,所以平衡觉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那它是在什么时候就开始发育了呢?我们的中耳、内耳在母亲子宫中就开始发育了。伴随孕期妈妈的运动而发展。当我们谈到平衡觉的时候,我们也会谈到地心引力。当孩子在妈妈子宫里,会轻微感知到羊水的重力,出生时,会猛然感到地球给他们的引力。从那个时候开始,孩子努力学习克服这种重力。他们从平躺开始练习翻滚,锻炼中耳能力,利用双臂支撑,依靠膝盖翻滚,之后开始学习爬行,学习站立和行走,这所有的运动都几乎在9-15个月学会,这也是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一步。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看平衡觉的作用。
1.平衡觉会让我们在一个空间移动仍旧可以保持平衡,我们可以觉知到我自己。通常平衡觉会与本体运动觉紧密在一起,它的作用是让我们移动时有一种安全的感觉,让我们觉知到与外面世界的关系以及空间定向。它最主要的功用是我们与人与地心引力的关系。
2.平衡觉也会影响我们内在世界的平衡。
3.平衡觉一直运作着,一直让我们保持直立,不只是让我们直立而已,也会让我们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能力以及处理生活事情的能力。比如:3+2=4+1,这是一种平衡,平衡觉发展很不好的孩子就不能理解它可以成立。以及他在没有横线的本子上书写时,写字会写歪,不会写在一个水平直线上以及在形线画的学习中会遇到困难。
那平衡感发展好的孩子有哪些表现呢?
一、身体平衡:
1.他的双脚可以很平稳站立在地面(这一点貌似非常容易,但事实上,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孩子站久了就累要靠墙或驼背甚至东倒西歪)。
2.单脚站立时,身体可以保持稳定(常看到孩子单脚站立时,身体摇晃甚至会用手辅助抓住脚等)。。
3.能脚跟并脚尖走直线,头部不往下看,走得比较平稳。
4.爬楼梯时,不必扶东西,双脚交替有节奏上下。
5.可以在空间中有方向感,秩序感。
二、内在平衡(如果孩子的感官印象过于强烈就会让他无法找到他内在平衡)
1.内在感觉自在和安全的感受。
2.内在有稳定的特质(平衡觉受干扰也会受焦虑影响,让他与自己内在平衡工作不好,比如害怕摔跤)。
3.可以和谐的与人共同工作。
4.专注有目标性。
5.知道自己可以完成的确认感。
6.能独立适应环境。
7能够接受突来的变动。
那平衡感不好会影响什么呢?
1.影响听觉。不是说耳朵不好,而是聆听能力会受干扰,从而影响上课的专注度。也对听觉分辨能力有影响,比如学英语,有的孩子听了许多遍,发音仍旧不标准,他们往往在语言学习的听说能力上比较费劲。以及像低龄孩子边吃饭会发出哼哼唧唧的类似小猪的声音,在幼儿园午睡他会不停唱歌或说话,对老师提醒感知不到 。对于这种低龄孩子,可以睡前给他按摩脸部耳部周围,颌骨以及耳后骨。这个造成原因一部分是因为孕期妈妈走动或运动不够,胎儿的耳部发展在子宫内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以及出生后有些发展没有得到顺畅健康的发展历程。
2.内在不太接受改变,难以发现内在的稳定和平静。
3.在没有横线的本子上,写字容易写歪,形线画练习会有困难。
4.平衡觉与前庭系统紧密相连,也会影响学习理解能力。尤其数学几何的深入学习会吃力。
5.走路笨拙,经常绊倒。有的幼儿园小孩子走路喜欢拿木头或棍子,有时候观察可以知道他并非要打人,而是他平衡感很差,需要借助木头走路保持身体平衡。
那如何来支持?
1.让孩子光脚或穿软底鞋走在不同质地高低不平的地面行走比如沙子路,石子路,泥巴或草地。
2.荡秋千,旋转游戏,翻筋斗以及鸡肉卷翻滚等等(注意不要过多,要轻柔少量,避免刺激过多导致孩子头晕或反胃)。
3.对于低龄段孩子耳朵没有得到充分锻炼的孩童 ,可以做:
(1)抱大腿上,让她上半身躺在你身上,让他往后躺。
(2)抱着他左右摇摆,先小幅度摇摆,然后加大幅度。
(3)妈妈坐凳子上,左右慢慢摇动自己的身体,孩子被抱在你怀里,也会随着你的移动而移动。
(4)用双手像耳罩一样轻柔把孩子耳朵罩住,几秒后再松开,感觉一股热流从手心流进去,帮助耳朵内一种液体更柔软。
感谢大家对长沙慧美源补正教育的持续关注,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们平衡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