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散文作家林清玄小的时候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父亲问他一个问题:“你长大干什么?”他回答道:“我长大以后要当作家,写文章给人家看。” 父亲问:“作家是干什么的?”他又说:“作家就是坐下来,写一写字寄出去,人家就会寄钱过来。”父亲很生气,当场给了他一巴掌:“傻孩子,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如果有那么好的事情,我自己就先去干了,不会轮到你!”在他的家乡,300年来从来没有出过一个作家,一个小孩子突然想要当作家,这是一件很奇特的事情。
也许正是因为自小贫苦的生活,使得他变得异常自卑,甚至不敢跟人交流,所以他常常孤身一人,后来他爱上看书了。正好那段时间,他对哲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他读到印度的《奥义书》:“一个人到了30岁,要用全部时间来觉悟,不觉悟的话,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正是“觉悟”两字带给他极大的震撼,可谓醍醐灌顶。后来他辞掉工作,隐居,潜心下来进行高密度的写作和演讲,想把自己的所得所悟告诉世人。后来还帮帮古龙完成了“写不完”的小说。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不想成为一个成家的作者就不是好作者。
那么如何去培养作家体质呢?最近有幸读了一本书——《成为作家》,它的作者是多萝西娅.布兰德,美国作家和资深文学编辑,后在芝加哥、芝加哥刘易斯学院和密歇根大学任教。她一生致力于小说的写作、文学作品的编辑和批评。
一、写作的态度上
马斯洛说: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
1.拥有自信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篮球巨星乔丹,无论场上、场下都极其出色。赛前他极其放松,人们总是会发现他戴着耳机惬意地躺在椅子上欣赏音乐;赛中,他极其冷静,淡定。正是这样良好的自信造就他巨大的成功。
2.凡事不能急于求成
俗话说得好,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拔苗助长的例子我们都听过,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心只想让庄稼按自己的意愿快长高,结果落得一个相反的下场。自然界都是有它的客观生长规律,只有遵循规律去办事才能取得成功。在写作上也需要长期的坚持,怀揣持之以恒的决心。
二、从行动上——身体力行
行动派有句名言:行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1.改变陈旧的习惯
俗话说:只有专注在少数几件最重要的事情,不去操心一大堆无关紧要的细节,我们才能找到幸福。只有少做一些,我们才能有更多时间享受生活。那么在写作的路上,也一方面可以使自己专注,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精力,方向目标对了,写作才能不偏离跑道。
2.开始写作
每天定时定量写作:
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是:比你习惯的起床时间早起半小时或一个小时。尽可能早起——不要说话,不要读报纸,不要抓起你前一天晚上放在身旁的书来读——立即开始写作。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从33岁那年秋天决定以写小说为生,为了保持健康,他开始几十年如一日的跑步写作,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写作4小时,跑10公里;
写不出来怎么办?
美国小说家斯蒂芬·埃德温·金在没有什么可写的情况下,每天也会坚持写5000字当作练笔。弘丹老师在《时间的格局》里说了一个技巧就是,当写作期间遇到瓶颈期可进行“头脑风暴”来训练,每次一分钟,每天10分钟。
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要勇敢地跨越自己的心里障碍。当自己决定了要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长此以往养成良好的习惯,遇事不拖延,努力朝着那个目的去奔跑。试着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写入小说。
3.自我教育的意义
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科学家、企业家和作家。他在年轻的时候就给自己规定了十三项要遵守的道德准则,并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他会定期反省自己在哪方面做错了,并要求自己加以改正。正是这种不断地自我教育使得他没有偏离正轨,并且培养了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最终活出了丰盛的人生。
鲁迅先生说得好:“不满是向上的车轮”,适时的对自己的作品提出否定意见是合情合理的。
4.像作家一样读书——读两遍
书中阐述对刚读过的书写一个简短的大纲,做一个总结评价。对于不清楚的段落或者章节,可以有取舍的再读上一遍。说不定就会找出问题的症结。若发现某些段落写得特别很好,尤其是在你不太擅长的方面,可以标注出来,以便日后参照学习。
5.关于模仿
叶圣陶说:艺术的事情大都始于模仿,终于独创。
古有诗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在这里作者强调了一点避开模仿最好的办法是尽早发现自己的品味和优点。为了惟妙惟肖的模仿,找一个作家,他的风格要对你自己有帮助。通过分析总结,你会发现,自己头脑中的某一部分从此觉醒了。大脑比之前要敏感了;巧妙用“新鲜的词”,后期通过不断的修改来使作品更趋近于完美。
三、换种思维看待问题
美国幽默家哈伯德说:思想家帮助人们进行思维,因为他们给别人定下了思维的方式。没有哪一个人能闭门独自写作或思维,思维是无形的,但是为了创造出有形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东西,就有必要将思想表达出来。
《拆掉思维里的墙》一书里:强调了人的思维模式不要一尘不变,要经常跟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要变化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久而久之,自己思维就会僵化,定式,给我们的视野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永葆好奇的心态,用童心去看世界。你会发现,就能为你激活写作的灵感,点亮思维的明灯,让文字流进心田,滋润温暖的心灵。
老舍先生说:“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象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魔道文艺创作的底。字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里扔弃废稿,一定会成功的那一天。”
有句广告词是这么说的:“每个人都是一座山,但世上最难攀越的山,其实是自己。往上走,即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
亲爱的读者,如果你也对写作感兴趣的话,那么拿起你手中的笔,放下手机,摒弃杂念,哪怕是从一个句子,一段话,要知道,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即使成不了作家,日子久了,必能成就自己内心一番小小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