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读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著作《了不起的我》。
第一章 开启行为的改变
1.接受事实:关于改变,你其实一直都有选择。
不要再说“我太痛苦了,我想改变,但是我没有选择。”
“认定自己没有选择,把我们从灵活机动的人变成无能为力的环境的牺牲品。”然后,把责任推给外部因素,就顺理成章,心安理得了。
其实,改变和不改变都是一种选择。
不改变的选择常常是因为认为当下没有更好的选择,而说没有选择其实是在说“这不是我要的选择”。对照理想所以拒绝现实造成了没有选择。
不改变的选择也可能是不愿意承担对自己的责任。因为承认有选择并不是件让人“舒服”的事:“既然有选择,我却过得不好,是不是我的错”。认为自己没选择,可以让我们把自己放在“被害者”位置,同时把责任推卸给假想的施害者。负罪感就减轻了很多。
所以,很多时候,不要去想“谁对谁错”,而是去思考“有用没用”。
毕竟,选择的结果是由我们自己负责。
2.改变需要勇气,改变需要自省
“改变需要我们承担起对自己的责任,看清自己做出的选择,这对任何人,都不是轻松的事,需要巨大的勇气”。
当我们求助他人如何选择的时候,潜意识其实是希望他人来替自己负责。
改变真的很难,但没有什么比走一条很难的路更能促进人的自我发展。
改变除了有勇气还需要不断审视自我的自省。自省并不轻松,有时候还让人痛苦,但它是改变的契机。
据说,阿德勒的咨询室里有个三面柱分别刻着“我很可怜”“别人很可恶”“怎么办”,他会拿着三面柱问来访者:你想谈什么呢?
想要改变的你会怎么回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