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休闲方式。电影艺术,更是吸引着无数有志青年投身进去。而从摄影角度来看,电影中有非常多的知识值得我们去探索,去研究,虽然电影是动态的,而摄影本身是静态的,但是电影就是由那一幕幕静态组合而成的?。电影中的构图,色彩,运镜,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电影的世界,看看电影中有哪些我们可以学习的部分。
今天我们开始讨论一下,电影中构图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今天我们欣赏的电影是由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蝙蝠侠:黑暗骑士》
由诺兰导演执导《蝙蝠侠》系列一经问世,便成了当时现象级的经典电影,凭借完美的摄影及分镜效果,精彩故事的情节,精良的制作,电影节奏的把控,符合情景的音乐,演员精湛的演技,导演的艺术功力,成就了这部电影,甚至在摄影和电影业届成为了标杆。
1.对称构图
对称构图一直是很多人喜欢用的构图方式,简单粗暴,甚至有一些摄影师不喜欢用这种构图方式
但并不是对称构图不好,而是你拍摄的对称构图不好,看看电影里是怎么运用对称构图的吧,简单即是美。
照片中,蝙蝠侠处于在框架中心居中,红线有标明,而红线左右都是对半均分。
不仅如此,框架左半边,还有许多小白灯,而且刚好充满一半。
红色部分的灯光突出照片的光亮,还要注意框架右侧的所有黑色负空间,一明一暗,形成鲜明对比。
下一个镜头靠近蝙蝠侠的面部,在保持这种居中且对称的构图方式的同时,进一步捕捉人物面部细节,表情神态。
这种构图方式的操作方法是,将拍摄对象的主体居中,处于照片框架的中心,而将照片框架左右呈50%进行拆分,明暗或色调产生鲜明的对比。
这是另一部经典的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的剧照,也用了类似的手法,我们的威尔森先生都处于照片框架的中心,而威尔森左右两边十分对称,同时左边深色系服装的男士与浅色系服装右边女士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再来看看剧中其他类似的部分
这一组镜头,由远及近,不断放大蝙蝠侠的轮廓,而蝙蝠侠始终处于中心位置,而且,这一组片子还运用了剪影的手法显示蝙蝠侠的轮廓。
看看这两张我们的反派,小丑和双面人,都是用的中心对称构图。
2.引导线
利用引导线构图一直是一个特别好的构图方法,可有时我们用的并不是特别熟练,看看剧中是怎么使用引导线吧。
在蝙蝠侠的'蝙蝠洞'中 - 注意照片顶部上的天窗和所有明显的引导线。
用红色标注出来就是下面这样
注意所有红色引导线都指向照片右侧的阿尔弗雷德。注意最右边的阿尔弗雷德与最左边的布鲁斯韦恩之间的平衡。
我们看看下一个场景:当蝙蝠洞关闭时
注意构图,照片顶部的所有引导线,以及每行灯(从上到下)开始关闭的方式
请注意,布鲁斯和阿尔弗雷德的轮廓是多么重要(他们的黑头对着白灯)。注意照片顶部漂亮的反射效果,而且房间的纵深感和空间感也十分明显,我们看看放近放大看的效果
现在我们把他们的轮廓用红色勾勒出来看看
3.动态引导线
这个场景中显示速度的一条引导线,并使场景更具动感,汽车疾驰的速度能够感觉到,是不是很酷呢
用红色突出来:
另一个场景,蝙蝠侠在摩托车上的追逐戏
用红色突出显示:
所有的聚焦都被引导至蝙蝠侠身上,惊心动魄的追逐感已经出来了,把观众的心也提了起来。
此外,当使用引导线时,它可用于显示进入场景的车辆或人:
我们把所有红色引导线标出来:
这样子构图,会让人们注意力都聚焦在汽车上,一辆车进来了,车上会下来什么人,来做什么,这些疑问一瞬间全部在观众脑海中产生
另一个场景,这次显示弯曲的引导线:
一般来说,弯曲的引导线比简单的直线引导线更具动态:
满满的动态科技感,眼球不经意就跟着走了
这部电影的最后一幕:蝙蝠侠骑车离开,默默地保护城市,甚至为哈维的罪行负责
不但使其速度感凸显,而且留下一个背影,还能让人感觉到一种孤单和苍凉的感觉。
4.对角线构图
这一幕在狱中蝙蝠侠殴打小丑的戏,相信很多人都记得,仔细看看,小丑被打翻在地,而身体倒下的角度刚好处于镜头的对角线,是巧合吗?很明显不是,这样子既使小丑这个主体被突出,同时斜性的构图,也能体现其狼狈的感觉。
对与我们来说,经典电影中有很多镜头值得我们去学习,在摄影中都能起到特别大的帮助,在观影时,除了娱乐放松,也可以看看其中的摄影手法,学习到很多哦。
END
作者:影千柳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