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的南邻是一片尚未被征用的耕地,是我们一墙之隔的邻居,这个邻居安静自足,随着四季更替友好的提供时令风景,闲暇时分,我在三楼的窗前收获他们馈赠的礼物,偶尔也下楼出大门和它们近距离交流。
春天,小麦返青一片新绿,稍远的边缘处总会有嫩黄的油菜花,让目光和心也柔软明亮了。端午前后麦子成熟,金黄的麦浪在炽热的太阳下点点闪光,饱满安祥的麦穗静待归仓。进入雨季时玉米已长成整齐的碧绿方阵,高大的玉米像列队待发的士兵,挺拔、昂扬。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玉米已经成熟坚硬,茂密的玉米地各类昆虫和杂草隐没其间,安静的夜晚可以听秋虫乐队不知疲倦的演奏,月明时分,如水的月光洒落在床上,因为窗外就是田野,没有建筑,所以一年四季只要愿意,就不必拉上窗帘,可以看到自然的黑夜,神秘而静默。
“十一”期间是收玉米的好时候,现在都是大型机械,农活变得简便省事多了,早上出门时还是一片青纱帐的玉米林,下午下班回来,一大块地几乎完全空出来,玉米收回了家,秸杆已就地粉碎与泥土混合,作为下一季冬小麦的肥料了。没有了高大玉米的遮挡,视线的开阔,平整松软的黄土地,让人的心也豁然温柔起来。几天后播下的冬小麦发芽,浅浅的新绿,乍看似乎是初春的模样。
面对一无遮拦孕育万物的土地,我总是会想起“地母”这个词。在中国和西方文化里,都有地母神。
中国的“地母”有二,一为女娲,创世造人,为大地之母,不仅抟土造人,且为保护世间儿女炼石补天。二即后土,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俗称“后土娘娘”。她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台,为主宰大地山川的女性神。
希腊神话中的“地母”盖娅,是大地之神,她诞生了天空、海洋和山脉,是众神之母、世界的开始。至今,西方人仍常以“盖娅”代称地球。
土地只生产朴素的事物,粮食可以喂养人类,秸杆和树木可以作为柴点燃生火,当然它也生产花朵和蜜,土地可以提供生存最基本的满足,世间万物,皆可在自然中自给自足,而人要求的太多,过度的索取,让大地伤痕累累。
小区附近的耕地在逐渐被蚕食,工厂、高楼代替了土地里的春播秋收,散步的路上,不断看到有大片的土地被铁线网和围墙圈起,城市化的脚步向小城四周大步迈去,这是进步吗?我不知道。
与小区前面的土地一路之隔的那些地里,更多的种了菜和小杂粮,青菜茄子南瓜,谷子豆子芝麻,还有红薯,有时晨练的人们会从路旁掐了红薯尖回来做菜,有一次我也掐了一把,开水焯了凉拌,滑嫩清香,一位大姐说也可以拌了面蒸着吃。
除了做免费的新鲜蔬菜,掐回的红薯苗还可以做绿植,我随手拿出一个泡在酸奶杯里放在厨房的窗台上,从最初的两片子长成一株可爱的绿植。
小区一位退休多年的老先生种植了附近村民的一小块地,用来种菜,他对那块仅有几十平米的耕地倍加珍惜,晨练时常见他在田间忙碌,给豆角搭架,给茄子锄草,给小白菜浇水,乐此不疲,即使有一次天空飘着小雨,人们都急急往家里赶,路过时见他依然低头耐心的侍弄着那些绿油油的蔬菜,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样子。
那个年龄的老年人对于土地的感情,也许现在的年轻人已难以理解。
有一次偶遇一个久未见到的表哥,他问,还住在原来的房子吗?我说是。也许他觉得我应该换新房子了吧。这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旧楼布局并不合理,配套设备也不完善,主体已经陈旧,经过几次改造的供水供暖管道凌乱不堪,几年前小区的锅炉被迫停止供暖,而热力公司的供暖尚未覆盖过来,冬季的取暖成为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但我暂时没有换房子的打算,一则财力不足,二则我对住所的要求不高,而最重要的,不舍窗外的那一片田地,与田野为邻,这样的机会与时日,也许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