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姐,这可怎么办啊?我的孩子已经是青春期了.现在是碰火就着,老爱发脾气.青春期真的就是个麻烦期啊!”
“我现在都快焦虑死了,看见他都烦,又担心他跟别的孩子学坏,真不知道该怎么对待他了.我们夫妻大话都不敢说一声,生怕影响到他!”
“孩子初三, 成绩凑合、 脾气坏 、暴躁、 莫名生气, 家长天天看他脸色 ,这青春期啥时候能结束啊?”
生活中,网络上,找我或者留言的基本是都会把青春期当成一个麻烦期来看,孩子的青春期有些时候确实会出现一些不如人意的事情,但是青春期≠麻烦期。
很多人孩子已进入青春期,甚至有些人的孩子子还没有到青春期,自己的心就悬起来了,生怕在青春期的时候遭遇什么问题,其实这是我们对青春期的刻板印象导致的。一提起青春期我们就容易想到叛逆,脾气暴躁等不好的词汇,青春期的刻板印象出现。
要知道有很多好孩子,他们学习好,习惯好和父母的关系好,可是这些不会成为新闻头条,往往能成为新闻的都是少女怀孕,青少年酗酒,青春期孩子杀父母,青少年犯罪等负面的消息。而且人们对于正向的东西不屑于去看,还会觉得花钱研究本来就好的东西属于浪费,所以这些好的信息往往出现在专业期刊上,而不是网络上。
结果我们就开始对青春期出现误解,生活中对青春期普遍误解有以下三种:
1,青春期是一个困难时期
这是我们普遍的看法,很多人会觉得孩子一到青春期很多事情就出来了,什么吸烟呀,犯罪呀,不负责任的性行为,反对权威等,然后我们就会把这些行为当成孩子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那些网络上我们看到的什么少女怀孕了,孩子厌学不上学了,其实没有那么普遍,而且这些问题行为都是可以预防和纠正的。
心理问题也好,问题行为也好,和家庭冲突,在青春期并不比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更普遍。如果我们非得说青春期等于叛逆期的话,我们可以仔细想想,从孩子出生一直到他现在,甚至到他的未来,基本上就等于从会爬到大学毕业都处于叛逆期。叛逆并不是青春期独有的,只是在孩子每个成长的敏感期都有他各个阶段的突出问题而已。
我们不用听到青春期就把它等同于麻烦期。养孩子就是个麻烦事,无论是小孩子还是大孩子。好孩子,不会在青春期突然变化,如果孩子真的出现了变化,那说明他遇到了问题,需要我们的帮助。
2,我的孩子都被别的孩子带坏了!
青春期孩子的同伴关系非常重要,所以很多父母会觉得我的孩子变得不好,是因为他身边的朋友不好。
青少年确实会重视自己的同伴关系,而且同伴压力也确实是塑造青少年阶段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力量。但是我们不能说自己孩子都是人家孩子带坏的。
孩子朋友的好坏取决于他的来源,而青少年和哪些人交往不是随机的,他们通常选择那些价值观、态度、品味和家庭背景与自己相似的朋友。、
简单来说,好孩子的朋友几乎都是好孩子,如果有一天好孩子的发生了变化,那么说明我们还是有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这个在我的《哈佛医学教授:一份预防胜过十分治疗!孩子出现7现象就是在求助》有详细的介绍。
3,离婚带给孩子伤害太大了。
对于这个问题,依然是两边倒的结果,不可否认,离婚确实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孩子是生活在一个父母争吵打架的不稳定环境里,还不如让他跟着其中的一个家长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呢。
影响孩子的不是离婚这件事,而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父母自身的想法,言辞影响着孩子,我们需要良好的亲子关系,但良好的亲子关系不会因为青春期的到来变化,也不会因为父母的离异或者再婚而变化。
简单而言,好的亲子关系,不会因为青春期或者其他变化而突然变化,如果真的突然变化了,我们就需要考虑孩子是不是需要我们的帮助了。
只是我们普遍认为当孩子到时候青春期之后就开始惹麻烦,然后我们听到的抱怨也是“哎呀,我跟我儿子的关系太差!”“我怎么有一个熊孩子?”。其实这些并不是常态,常态是有很多跟自己的孩子在青春期没有严重问题,他们很享受和孩子相处的过程的父母,但是他们往往是谦虚的说“我命好!”
假设我们成了那少数的一员,我们该怎么办?
——转换角色!
孩子进入青春期了,他变了,我们也要跟着变。试想他小的时候,对父母是崇拜的,说出的话是“我爸没有不知道的!”“我妈一定对!”可是到了青春期呢?他会说“我爸也有搞不定的!”“我妈说的都对吗?”这时孩子已经不是那个任由我们摆布的小人儿,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要独立了。这个时候我们的角色就需要从曾经权威的交通指挥警察变成他的高级合伙人。
何谓高级合伙人呢?
高级合伙人是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拥有更强的情绪管理能力,懂得尊重和引导自己的合作伙伴,并且期待有一天合作伙伴能接管业务,独挡一面。
这个时候我们跟孩子的关系亦师亦友,既有对他的尊重,同时也相信他有和我们合作的能力,同时我们还有一票否定的权利(这个权利使用率非常低)。
——保持正向期待。
有些父母会觉得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变坏了!往往不是孩子变坏,而是我们期待让他变坏了。
我有一个朋友特别焦虑自己孩子的青春期,怕他早恋,怕他抽烟,怕他变化。没事就搜集一些这方面的新闻对孩子耳提面命。为了防止孩子出问题,他还偷偷的跟踪孩子。被孩子发现之后,一边说“我都是为了你好,我以后不继续这么干了!”然后继续疯狂的监视和跟踪。
结果母女两个从最初的吵架,到孩子的离家出走。有时候妈妈偷偷的跟踪,那孩子就故意的七拐八拐。后来孩子真犹如妈妈担心的那样,早恋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
我们一旦怀疑和监视青春期的孩子,孩子对此最常见的反应就叛逆我们越是是追踪他,他越是逃避,然后我们越怀疑他会不会做什么坏事,他越做给我们看。
这个循环下去就是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劣性难改,自己无能为力,孩子则认为父母根本不在乎自己,这个时候他们可能会向同伴寻求指导,或者冒不必要的风险去探索自己的极限,从而证实了父母的可怕预言。
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怀抱对孩子的良好期待把我们对孩子消极的看法转换成积极的期待。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我们的帮助。
当我朋友的孩子真的犹如她担心的那样之后,她决定改变自己的看法了。试着去孩子仅有的一些好的行为中去找到那些值得安慰和鼓励的事情。大概用了一年时间,那个孩子真的又变成了她口中和眼中的孩子。这其实就心理学中的“期待效应”产生了效果。
补充资料:期待效应
期待效应是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教育效应实验。
起初他把一群小老鼠一分为二,把其中的一小群(A群)交给一个实验员说:"这一群老鼠是属于特别聪明的一类,请你来训练";他把另一群(B群)老鼠交给另外一名实验员,告诉他这是智力普通的老鼠。两个实验员分别对这两群老鼠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罗森塔尔教授对这两群老鼠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是老鼠穿越迷宫,结果发现,A群老鼠比B群老鼠聪明才智得多,都先跑出去了。
其实,罗森塔尔教授对这两群老鼠的分组是随机的,他自己也根本不知道哪只老鼠更聪明。当实验员认为这群老鼠特别聪明时,他就用对待聪明老鼠的方法进行训练,结果,这些老鼠真的成了聪明的老鼠;反之,另个那个实验员用对待笨老鼠的办法训练,也就把老鼠训练成了不聪明的老鼠。罗森塔尔教授发现这个情况之后立刻把这个实验扩展到人的身上。
1968年他和和雅各布森教授带着一个实验小组走进一所普通的小学,对校长和教师说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的测验。他们在6个年级的18个班里随机地抽取了部分学生,然后把名单提供给任课老师,并郑重地告诉他们,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是学校中最有发展潜能的学生,并再三嘱托教师在不告诉学生本人的情况下注意长期观察。
8个月后,当他们回到该小学时,惊喜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均有明显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期待效应"。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认为,由他们提供的"假信息"最后出了"真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权威性的预测"引发了教师对这些学生的较高期待,就是这些教师的较高期待在8个月中发挥了神奇的暗示作用。这些学生在接受了教师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信息之后,会按照教师所刻划的方向和水平来重新塑造自我形象,调整自己的角色意识与角色行为,从而产生了神奇的"期待效应"。
作为父母,我们与其焦虑孩子的青春期,不如做好准备,给予孩子积极的期待,相信孩子会在青春期给我们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