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西兰流行食物交换, 很多家庭都有各种果树、种子, 有人将自己门前做了一个木质展示架,后院的收成放在门口让人免费取用, 同时如果你家有吃不了或想要免费送人的物品, 也可放在上面交换。
群里的妈妈看到就炸开了锅, 大家七嘴八舌的设计方案。 很快就有不少建筑出身的家长开始贡献点子(大都是某爸某爷)。 学校有张大卖场300刀的免费券买材料, 家长设计制作,于是就出现了下图。
坦白说, 300纽币相当于1500人民币,在中国能够买一个材质非常好的成品柜子了, 但新西兰因为人工等各类成本, 这个价格的储物架需要白搭人力、时间才能实现。
关于动手能力
但今天想说的是关于动手能力。
在新西兰,各类工具琳琅满目的家庭车库随处可见; 白天做老师,晚上回家喂牛养羊的教授们也不在少数; 汽车保养店里很少看到中青年的身影, 修个火花塞、换个机油,专门的店铺各类型号一清二楚, 还有专门倒废机油的装置。
与其他西方国家类似, 因为昂贵的人工把很多人都逼成了多面手。
于是,孩子们在小时候不得不接触各类生活技能的训练, 从家庭到学校。
家庭
朋友孩子的同学有个不满六岁的弟弟,除了平时一些基本的家务,向烤箱里放烤盘做的也乐此不疲, 朋友觉得随时有可能烫到,看得心惊肉跳,亲妈在一边无比淡定。
很多家庭没有零用钱给孩子, 需要他们自食其力。 比如整理一次花园5元, 洗一次车6元,有些孩子也会发广告招揽生意。 当然,洗碗、整理自己房间,或者在周末帮爸爸妈妈做一顿早餐、帮他们铺床,或者那些本来就是分内的事以及能够增进家人感情的工作是没有报酬的。
因为是多子女家庭, 照顾弟妹的工作做久了就get 到相关技能, 于是有些中高年级的孩子在不同家庭帮忙照顾小宝宝赚到的钱足够做一次中短途旅行。
学校
不少幼儿园常常会有一个区域, 孩子们拿着货真价实的榔头、钉子、木头工作的场景。
曾经帮助6岁班级的孩子做了一次动物饼干的烘焙, 完成后一片狼藉。 老师号召班里的“志愿者”帮忙, 3-4个6-7岁的女孩, 10分钟的时间把地面桌面抹擦干净, 水池里的餐具洗涤一新, 我几乎不用给她们很多指令, 教室的厨房很快就恢复原样,其他同学已经放学,她们还在问我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感觉意犹未尽的样子。 问了一位妈妈, 说女儿很享受做家务,烤点心。
7-8岁的孩子在学校有缝纫课。 初中开始烘焙、烹饪、木工,学校里一样不能少。 除了学术(Academic )知识的学习, 木工这些技术性的工作在生活中更多被用到。
小学一年级的阅读书籍中, 会出现“爸爸买了一部旧校车,妈妈和孩子刷漆,爸爸修发动机, 改装成一部房车开心去旅行”的故事。
想起曾遇到过的一对情侣驴友, 自豪的向我们描述在不破坏座位的情况下是如何将二手车后部改造成床的。 如果未来需要出售,车的价值不会损耗太多,因为完全可以复原。
有位8岁的男孩不喜欢看科幻类小说,只喜欢说明书, 家长有些烦恼,甚至突然有一天拒绝阅读。 老师在和家长的谈话中, 宽容的提到学习其实是一辈子的事, 培养终身学习者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于是家长和老师等待了他一年(当然也有引导), 最终孩子又捡起书本, 现在已是一名大学生。
坦白说, 惰性是我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不分种族国界。 随手搜一下, 就有无数文章从各种角度描述承担家务对孩子成人的好处。 但实际上, 在我看来, 真正能够坚持让孩子做家务并坚持多年的部分原因,从成人的角度是:人工昂贵,人口众多、家务繁重, 对错误宽容; 从孩子的角度:在低年龄段有比较多的“无聊”时间。 如同几十年前我们的父母辈的童年, 懂得善于做家务的孩子绝不是一两年能够速成的。
最近俞敏洪校长的一段演讲中提起企业与孩子的类比: 遇到问题企业对政府的等靠要如同家长未孩子规划代办好一切, 长大后发现孩子缺少的是自我生存的能力。
很久很久以前的古人在《弟子规》中提到: 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知识的学习需要排在许多品德之后, 有了剩余的精力才做。
虽然时代变了很多, 也未必完全苟同此顺序, 但的确, 我们所看到的人心的问题是否和本末倒置有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