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因为懂得,所以宽容”,这几天读完了《张爱玲传》。
书中是这样评价张爱玲的:旷世才情,成就不朽传奇;孤高傲然,穿过百年风雨。
《张爱玲传》这本书,还原了一个才华横溢的奇女子,展现了她多姿多彩的传奇人生。
张爱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道不尽的人物,她就像一部未完的《红楼梦》,引得世人对她进行各种解读。
对张爱玲的解读,无非是三个方面,其一是张爱玲的旷世才情,其二是张爱玲孤高冷傲的性格,其三就是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恨纠葛。
我最感兴趣的,是张爱玲这个旷世奇才,她的成长轨迹。
张爱玲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爷爷张佩纶是名噪一时的文人,祖上是耕读世家,后娶了李鸿章的爱女李菊藕,这就是张爱玲她奶奶。
张佩纶与李菊藕,夫妻二人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就是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女儿就是姑姑张茂渊。爷爷去世后,不知道什么缘故,奶奶把儿子当女儿娇养,精养,女儿反而当做男孩子散养。
张志沂后来娶了一个美丽的女人黄素琼。黄素琼虽然裹着一双小脚,却深一脚浅一脚,踩着新思想走过来,性格十分要强,从不服输。
张志沂学识渊博,浑身透露出中国旧文人的儒雅与闲适。
张志沂的“旧”与“弱”,与黄素琼的“新”与“强”,形成了鲜明对比 。
黄素琼讨厌男尊女卑,所以着重培养女儿张爱玲。
学油画的母亲黄素琼,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张子静。
张爱玲在才情上遗传了父亲的文学天赋,和母亲绘画的艺术造诣。
在举家搬到天津后,张志沂堕落了,黄素琼绝不能容忍,发生无数次争吵后,黄素琼跟思想同样“新派”的姑子张茂渊,一起去欧洲留学。
受“五四运动”影响,黄素琼思想绝不保守,她还给自己改了名字:黄逸梵。
母亲走后,张爱玲把心事全部托付给书籍与绘画,书,给了她与世界对话的平台。
几年后,母亲黄逸梵与姑姑张茂渊又回来了,一家人重新回到上海。
母亲致力于把张爱玲打造成西式淑女,给她请了钢琴老师,还送她去读小学。
这无异于像一枚炸弹,在张家炸开了锅。
父母的争吵不断,最终离婚收场。
此时,张爱玲已经上了一所教会学校——圣玛利亚女校,开始看巴金,老舍,张恨水的作品。
这时候的张爱玲已经表现出早熟,早慧。
十二岁的时候,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我们总有藏着泪珠撒手的一天!
十二岁的时候,张爱玲已经看出《红楼梦》后四十回,写得前言不搭后语,她还可以跟父亲探讨其中的原因。其实父亲也有才情,以诗闻名,被称为“小杜牧”。
少年的张爱玲还写了一本《摩登红楼梦》,父亲还煞有介事地给她拟了回目 。
其实张志沂的旧学功底着实了得,这也难怪,张爱玲日后能够写出那样,亦新亦旧的好文章。
父亲鼓励她读书,在父亲这里,她读了《红楼梦》,《孽海花》,《西游记》,《官场现形记》。
心思细腻的天才少女,敏感异常。张爱玲与舅舅家表姐,关系很好,是她仅有两个可以说得上话的知心朋友之一。张爱玲把她的故事写进了《花凋》里,还把舅舅家里的事,写进了《琉璃瓦》,没想到因此得罪了舅舅。
好日子不长久,父亲再婚了,娶了继母孙用蕃,从此,家无宁日。
母亲已经远走法国,只有姑姑家才是她的避风港。
中学毕业的时候,母亲黄逸梵回来了。
张爱玲一心想像母亲和姑姑一样留学欧洲,希望通过留洋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母亲的支持下,张爱玲十分用心,考出了满意的成绩,伦敦大学的大门向她敞开了,她考了整个远东地区第一名。
没想到,回到家里,在继母的挑唆下,张爱玲遭到父亲的毒打,最后还被关了起来。
姑姑来家里救她,遭到父亲痛打,打得破了相。
被关半年后,张爱玲逃出来了,去投奔母亲,母亲此时也生活拮据。
正值欧洲战争爆发,英国去不成了,在十九岁那一年,张爱玲一个人去香港求学。
在这里,周围的同学非富即贵,贫穷如影随形,陪她走过人生的花季雨季。
在港大,以英文教育为主。终于机会来了,上海的《西风》举行征文比赛。
张爱玲反复修改的短文《我的天才梦》,接到杂志社通知:得了首奖!
区区五百字,就让人看到一颗文坛新星,呼之欲出。“生命就像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就这几句话,让人不禁为她早慧的犀利文风所震撼。
从香港回来,张爱玲依旧住在姑姑张茂渊家里。
她想进上海的圣约翰大学,继续深造。为了学费,通过弟弟张子静联络,她重新回到老宅子,见到了父亲。父亲给了她学费,这是父女俩最后面,以后她再也没有回去过,也没见过父亲。
母亲远在国外,有了学费,生活费还成问题。
为了替姑姑分摊开销,张爱玲开始写小说,就这样,《沉香屑.第一炉香》在《紫罗兰》杂志上发表了。
天才少女的早慧,一鸣惊人,《第一炉香》引起了轰动。横空出世一般,她红了,红得发紫,风头盖过了林语堂。
成名之后,张爱玲不见生人,只有一个人例外,这人就是胡兰成。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毫无爱情经验的张爱玲,飞蛾扑火一样,奋不顾身地爱上他。
张爱玲爱得那么执着,那么卑微,没想到依然逃不过被背叛的宿命,张爱玲伤心欲绝。
张爱玲最终离开了胡兰成。
这时候,因为胡兰成的缘故,她也从上海滩最红的女作家变成了“汉奸文人”,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在导演桑弧的鼓励下,张爱玲开始学着写剧本,很快写出了《不了情》,没想到一上映就风靡上海滩。再接再厉,张爱玲很快就写出了另一部喜剧《太太万岁》,同样大获成功。
两部电影的成功,为张爱玲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她终于可以直起腰来,写了一封富有尊严的信给胡兰成。
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这样结束了,胡兰成到底是她的缘,还是她的劫?没人说得清,恐怕她自己也说不清。
张爱玲写过一本书《传奇》,其实,张爱玲本身就是一部传奇。
从她的成长轨迹可以看出,她的旷世才情,她的才华横溢,惊艳文坛,离不开几个因素:
一是家庭环境:她出生在一个没落贵族,也是书香门第,才情上遗传了父亲的文学天赋,和母亲绘画的艺术造诣。父亲旧学功底着实了得,所以张爱玲才能写出亦新亦旧的文章。
二是培养教育:留过洋的母亲,思想开明,眼见开阔,从小就着重培养她,力排众议送她读书,去香港留学,让她有受教育的机会,母亲的眼光和胆识,在那个年代也算罕见少有。
三是文学天赋:张爱玲拥有卓越超群的文学天赋,从小就可以看出她的早慧,早熟,她的感情异常敏感,细腻,文学天才很早就崭露头角,旷世才情也是无人可比。
张爱玲,她是傲然于世的海上花,享受过令人瞩目的荣耀,也遭受过人们的口诛笔伐。就这样,她旁若无人地活着,以一颗赤子之心,直面人间冷暖,世态炎凉。
读《张爱玲传》这本书,让人邂逅一个真实的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