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是一个“博爱”之人。一路风雨兼程,起起落落,越挫越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生命中的良师益友,相互鼓励,搀扶和滋养,让生命绽放出光彩夺目的绚丽。
《重获新生》,《如影随形》中分别讲述了高中时代一位爱我如己的室友,一位懂我如己的闺蜜,相知相伴从花季女孩一路走来。她们是我的姐妹。还有一位高中时的学习“对手”,我高考失利被鼓励一路向前的“毒舌”女友。她是我的“良师”。时至今日她的优秀程度早已是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望尘莫及,不能相提并论,将在后面的《良药苦口》中重量级出场。】
《取经之路》,《红颜蓝颜》中回顾了浪漫的大学时光和刚工作时,吃喝玩乐睡都在一起的室友家人。她们是我的宝贝。虽然毕业后各奔东西,选择了不一样的生活道路,也很少联系,有需要时务必两肋插刀。
《弹性边界》,《缘分使然》中说起职场五人行,有缘相遇在一家公司度过了五六年,同一时期生了二胎。不曾想网聊的时光又持续了七八年。她们是我的“战友”。每年隔着北京天津,北京南北城跑到一起聚会两次。那些和老公,婆婆,两娃儿,老板,同事的“宫斗”剧情,只有和她们聊能设身处地且感同身受,宁是把五味杂陈的家庭生活“演”成了喜剧。
《友谊天长地久》,《初入职场》,《曲终人散》,《人生何处不相逢》中写到第一份工作中相遇的两位蓝颜知己:狗子和Mouse。他们是我的哥们儿。帅气阳光,才华横溢,智商情商双在线,绅士风趣,满足了我对优质男生的所有幻想,一位大学期间就名草有“主”,一位享受孤单的钻石男。二十年过去了,某总们出差路过有时会来看看我这个无名小“猪”队友,会惦念会问候,损贬一番,各自安好。
今天“官宣”的是无可替代的才女佳人:巍巍,不惑之年知音难求,得之我幸。她是我的名副其实的心灵“教练”,我是她的“向下兼容”的友伴儿,是她得意的“小白鼠”试验成品。深受她的影响,把持续改进,终生成长的思想从工作中运用到生活中的敏捷实践者。
缘分让我们相识在天津的第一个敏捷转型试点项目。初次遇见时,她被围在四十多个人一起开早会的正中央,瘦瘦的身躯仿佛要被吞没了一般。略带笨拙的言语试图控制嘈杂的场面显得徒劳无功。然而她没有被轻易打败,从容坚定的肢体表达,不动神色的表情,就事论事娓娓道来,不禁佩服她的勇气。看着她一路披荆斩棘,成长为经验丰富,游刃有余的敏捷教练,由衷地为她高兴。
《职场时分》里讲道了整个项目从辉煌到没落若昙花一现般的“神话”。初期为了协助项目转型清扫阻碍,积极分子的我俩中午经常约饭。她也在北京多家知名外企工作过,为了陪孩子上学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天津生活。思想碰撞中不知不觉发现很多共同之处,心意相通,相见恨晚。
她是朋友当中我最羡慕的一位。普通的家庭带给她自由自在的成长环境,父母作为强大的后盾随叫随到陪在身边。全力以赴地支持她的事业和家庭,时时处处为她着想又有边界感,从不干涉她也不拖累她。爸爸爱好打乒乓球,妈妈爱好跳舞唱歌,享受生活,感情和睦。她的度假时光多半是带着二老各处旅游。
孩子马上高考了,一路学习成绩优异自驱力强,不需要她牵扯过多的精力。老公操心爱管事儿,家里大大小小的琐事没等她考虑都安排规划好了。一位幸福感十足的大女主羡煞旁人。
她的松弛感来自于以自己的需求为最高优先级,妥妥地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是的,她的底气来自于没有后顾之忧。但是身边很多比她各方面优秀的,活得不及她能自在到不受身心灵的束缚。而她还在恰如其分地努力和提升,不懈怠不纠结不内耗。
她是那种 “学霸”体质的优等生,有思想不盲从,佛系不较劲,竭尽全力却不苛求结果,随心随性。安逸躺平不是她的代名词,激进席卷更不是她的座右铭。
听樊登讲书是受她的影响,简书写作是她的推荐,看各种书勤于思考地乐在其中拜她所赐。会学习她做计划排优先级,热爱和丰富生活本身,沉浸在积极和乐观的诠释之中。
她会具体夸赞我做得好的地方,也会直言不讳地指出我可以改进的真相。让我没有掩饰和找借口的必要,直面和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对于在持续的迭代中不断优化深信不疑。她的观点不会强行说服,没有压迫感,是一种开启思考的教练模式,引发自己在自问自答的反思中寻找答案,得出结论,采取行动。
我们一起在天津重叠的时间不到两年,有太多心有灵犀的畅谈。上班午间休息一起去营口道周边的商场餐饮层品鉴美味;记忆犹新的是中秋节时两个人K歌三小时不尽兴;一起去看开心麻花剧场。公司遣散之后我换的工作有时在家上班,她拿到积分落户资格准备举家返回北京,临行前的空档期,多了很多重叠的时间在一起边工作边聊天。
距离她回到北京生活过去了三年。将来等着孩子们上了大学,我也能回到北京的时候,一起跳广场舞,一起唱歌,一起进步,相伴老去,成了形单影只时抚慰寂寥的念想。
会特意放空自己来一场双向奔赴。周五下班赶上班车晚高峰时拥堵,匆忙间赶上高铁,一分钟后开车,返程到快速口已经开始检票进站。要的就是一个惊心动魄。
挽着胳膊漫步在从不陌生的北京城,夜晚撸串喝啤酒;卧谈到深夜;开车到郊区爬山;KTV High唱…叹息时间总是不听劝地跑太快。
她除了爱读书还有很多热爱。参加英语俱乐部演讲,跳舞,书法,晨记,记账等等,即便是即兴头脑热的idea比如说做民宿,做直播,卖煎饼果子,她都会通过花费时间收集大量的资料研究,说干就干行动能力极强。
昨天下班之后语音电话粥碰撞出的新火花是关于儒家,道家,佛家的更多的自我探求。起因是回放到上周五晚上回家路上语音聊天。我大概是到达了过分焦虑的爆发点,非说要把大宝送去日本读书,有一种恨不得明天就出发的架势。
其实总体来说,在她的影响之下已经能够觉察情绪,反思情绪爆发的点。但是我也意识到了看似经过合理化的推理并没有改变我根深蒂固的认知,会缓解焦虑发生的频度,强度和影响范围是一定的,但是潜意识里的固有的负面认知还没有根除,会反复袭来,不一定哪个事件诱发又返回到了原点。一次次地调整直到摆脱,看似徒劳无功又无济于事,不必灰心,相信会发生的力量驱动自己继续走出去。没有比变好更让人充满希望和期待吧。好过在一成不变的安逸舒适的环境中耗尽索然无味的生命。
还是会由于记忆中留下童年的阴影,产生对未来的恐惧和担忧。害怕爸妈为弟弟操劳的经历在我和儿子的身上重演。忽略了“安住在”的另一个拦路虎是不能接纳无常,就不算真正地做到了放下。
我是不是可以做到在任何无常发生之时有能量尊重孩子有自己的宿命,非我能轻易左右或者随意摆布。我是不是可以尝试卷自己强大到不动孩子的因果,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从容应对坦然自若,做最强有力的后盾。
我是最希望孩子们好的毋庸置疑,但是我何尝不是限制他们自由生长的绊脚石。想想竟然敢一厢情愿地安排孩子的未来换一个国家生活,这是不是和他商量过,经过了他的同意;有没有考虑过他重新学一门外语,重新接受一种文化,没有朋友亲人重新开始的举步维艰;有没有考虑过是不是把他送过去就一定有好工作好前途的万事大吉。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便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行伤害之事。
这就是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影响力,从未在细节里指手画脚地纠缠和评判,却点亮了思考的明灯,用光温暖和照亮着我前方的路,不孤单不盲从不畏惧。为了我们长长久久的友谊Che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