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随着四(2)班学生这一声声童稚的吟诵响彻实验小学洋世达校区,一场以“尊师重长、崇儒好学”为主题的学童开笔礼主题班级秀,正在舞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掌声和赞叹声不绝于耳。
古时读书人一生主要行“四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开笔礼是古时人生的首次大礼,也是对学童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这场“开笔礼”主题班级秀很好地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分为正衣冠、朱砂启智、开笔破蒙、“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经典诵读几个部分。
正衣冠
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因此,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课即是“正衣冠”。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课。主题班级秀的现场,同学们顺势而立,先自正衣冠(学生自己整理衣冠)、再互正衣冠(对面的学生相互整理衣冠)。
开笔破蒙
随后进行的开笔破蒙环节则主要是让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写“人”字。袁老师教学生们写下一个端端正正的“人”字,这一撇一捺便化身为做人的根本,让孩子们从中细细品味:要做个正直的人,高尚的人,有修养的人,堂堂正正来做事;为人在世,就应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朱砂启智
朱砂开智也叫朱砂启智或朱砂点痣,是开笔礼仪式中的重要程序。四(2)班的班主任袁老师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因为“痣”与“智”谐音,朱砂点痣,取的其实是“智”的意思,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主题秀在最后的“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经典诵读环节中进入高潮,台上羽扇纶巾的四(2)班同学们激情演绎、声震云霄,台下的老师、同学和家长们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吟诵起来,让人仿佛置身私塾学堂之上。
这场主题班级秀是4年前参加的活动,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