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近70岁奶奶出书的故事很让人震撼。这个传奇人物就是姜淑梅,姜奶奶。姜奶奶从小生活在山东,后来跑盲倒了黑龙江。经历过战乱,饥荒年代。她从60岁开始跟着大女儿识字,读书。75岁开始写作,写出自己的故事,出版了第一本书。一个70岁的奶奶在短短的4年时间出了4本书。现在她80岁已经把第五本书,交给了出版社,还加入了黑龙江省作家协会。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为一个走进六十岁的人,也有写作的爱好,除了对姜奶奶敬佩之外,也有了写下去的意志,甚至有出书的冲动。
但回想自己,更有些汗颜。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也有几篇草根文字发表,但总是觉得出书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特别是退休之后,总是处于“倚窗看夕阳”的无所事事状态。心情稍佳,赞一声“夕阳无限好”;愁绪上来,一种“近黄昏”的颓废悠然而生。
比起“姜奶奶”,自己真的内疚。她60岁才开始识字,而自己一个“高级教师”似乎把文字当成了晾晒的玩偶。晾晒着春夏秋冬的感慨、吃喝玩乐的消遣和喜怒愁乐的小心情。参加写作训练营,还觉得有压力,是不是太矫情了啊?
借此赋诗一首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岁月的种子在喊你》
六十岁的脚步,
有着岁月的痕迹;
每一个季节,
都在不同的文字里演绎。
草长莺飞的故事,
秘语在诗的平仄里。
夏日的绿荫,
重笔浓抹着生长的希冀。
平阔的秋野,
灿烂了满眼秋实一地。
飞雪的舞步,
裹挟着梅香的气息。
不老的六十岁,
岁月的种子在书页里喊你;
写吧写吧,
别贪婪舒适睡在文字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