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学长学姐们已经完成考研笔试,意味着2016级考研大军准备上路。于是很多人开始谈迷茫,自己是该考研还是工作呢?考研考哪个学校?工作做什么工作?需要提前做些什么准备?
害怕自己做错了选择影响以后的发展,后悔自己前三年没有学习更多的技能应付竞争。
我的一个学霸朋友,学习成绩连续三年排名专业第一,最终考研考了360,成功入围复试。这一路走来从淡定到迷茫,从迷茫到淡定。
由于学校政策变动,她错过了推免的申请,因此失去了推免的机会。而偏偏那时正处于复习的瓶颈期,所以导致在心理上陷入了漫长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那是她整个考研过程中最为黑暗的时光,自己十分迷茫,变得有些慌张与焦虑,心里一直想着:“最后要是没能考上,岂不是得愿自己一辈子!”
越迷茫学习效率越低,她一边最大限度完成学习计划,一边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最终战胜了迷茫,并且收获了成长。
她说:“虽然最终结果比自己的期望值要低,但跨过这一段后,我成长了,明白了自己不该执着于已经失去的机会,而应该尽力去把握眼前的机会。”
青春是一个被贴上太多希望标签的词语,在这个奋斗的年纪里,迷茫失败会有,向现实低头屈服也会有。
迷茫是青春的落款,青春是年华的印章。它跟孤独、黑暗、无助一样,属于生命中负面的一部分,同样是成长中必须要经历的一道关卡,只有走过那些起起落落,我们才能真正长大,真正成人。成长的路上就是需要遭遇迷茫才会真正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中,女主角林天骄是一个喜欢天文学的女孩子,但因为父母要求她考清华的经管学院,她被迫放弃爱好,每天只专心做习题,连听听歌看看天文展的机会都没有。还好,她在男主高翔的开导下,她认清了自己的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最后成为了天文学家。
电影的结局可能会过于圆满,现实中我们未必可以做到那么成功。但是可以做到从事自己喜欢的领域、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也并不是那么难。
上大学之前的我们按部就班,唯一的目标就是考自己想去的大学,然后我们一步步沿着轨道走去。
上大学之后,像断了的弦,没了高中的紧张,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就好像脱轨的列车。
前路迷茫,身后荆棘。整天苦于找不到自己真正喜欢并且适合自己的方向,却又拥有不得不面对的巨大竞争力。
刘同说:“在20岁到30岁这十年的过程中,我们都走过一样的路。你觉得孤独就对了,那是让你认识自己的机会;你觉得不被理解就对了,那是让你认清朋友的机会;你觉得迷茫就对了,谁的青春不迷茫。”
迷茫没有错,只不过对于迷茫,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不能事事抱怨,我们应该清醒的找到自己的目标,有目标才会有方向。有了方向,就不会迷茫。
很多时候,只有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才能保持遇到天大困难都奋不顾身的持久动力,才能把那些力不从心的迷茫和我已经尽力了的自我安慰生生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