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家》,可能很多人会想起老舍先生,而提及《激流三部曲》才反应过来作者是巴金先生。一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它还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也是彼此之间难解的缘分,翻阅时架起沟通之桥、打开心灵之窗,连接着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家》的出版便有这样一个故事:“《家》也许不是巴金先生最好的作品,但绝对是最有人缘的一本,然而它的问世并非一帆风顺。最初,小说在《时报》上连载,每天一千字左右,后来因为战争中断过一段时间,《时报》又换了编辑。巴金先生突然接到一封抱怨小说太长,所以报社不想继续登下去的信。收到信后巴金将剩下的稿子全寄了过去,并声明如果报纸愿意登完,他可以不要稿费。用他的话说,“为读者写作”的他“总算尽了作家的责任”。这样,《家》才得以完整面世。”
一本书的漂流,带着时代的记忆、感情和向往,如彩色奇幻般的梦,有时它可能要经过几世周转才来到我们的手中,而不管它是新的、旧的,还是正版或翻版,文字所传达的感情不曾改变。文以动人,何处最煽情。作者真情提笔,在轻描淡写抑或浓妆重彩间埋下愿望与悲伤;读者由浅及深地与之呼应,在漫不经意抑或聚精会神中收获成长与感动。书香梦里书香缘,书香缘里书香性,生活若作诗行,一切皆含山水,有云:“藏美酒者甚,何曾有人放肆醉过,藏书者亦有甚,鲜有人悉数翻读”,缘来相遇,时到翻阅,兴趣使然之。书中总有那么一个情节深深牵引着你,以一情节恋上一书,动之以情,还之以义。共鸣至深时眼角不觉会泛起晶莹的水花,这种东西人们称作泪。
走进《家》的世界,回味其中的万千风情,遇见别样的自己。一本书,你认真对待定能看到不一样的细节;一件事,你认真对待定能得到不一样的锻炼;一个人,你认真对待定会收获不一样的友谊。走在路上,何当认真,何当敷衍?
此夜安然,垂卧忆家。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沿着人迹稀疏的街道,逆着寒风并脚步婆娑地走向残痕记忆中的高公馆。我来到大门前,拂去身上的雪花,注目这久别重逢的地方,记忆中的那两个石狮依旧沉默,门柱红漆底子的木对联上还能模糊地看清“国恩家庆,人寿年丰”这八个隶书黑字,门上手执大刀的彩色门神褪去了九分颜色,锈迹斑驳的门环在寒风中摇曳。我轻轻推开高公馆的大门,穿越几十载旧时光,走进想象之中的门内世界。来到庭院,我看到鸣凤正在清扫积雪;穿过里弄,侧房传出几个年轻人的笑声,我倚窗凝望,原来是觉慧、觉民和琴在商量报社的事;走到大厅,我看见高老太爷面目庄重地坐在上座,细呷品味着茶水;徘徊于亭台,我听到觉新孤独的萧声;此时,醉醺醺的克定刚好回来。我在此逗留,暂住一晚。正好赶上农历除夕,冰雪消融后的高公馆显得格外热闹,儿孙们齐聚一堂,高老太爷满脸笑容,憧憬着高家的旺盛未来,看到儿孙满堂,仿佛看到了家族的希望。孰不知高家正在走下坡路,一场新、旧思想,新、旧制度的斗争将要达到高潮。平平淡淡的生活难以继续,假如时光能停留不前,一切都显得波澜不惊。最初美好的愿望难以保留,后事的发展谁又能说的清楚,生活错综复杂,好的、坏的全部收下。
书中的故事很精彩,却难以释怀。我们听过这样的故事,有人为古树而守候,穷极了一生;有人为书房而守候,殆尽了青春;还有人为誓言而守候,荒废了年华;而高老太爷为家族而守候,悉心维护着这个家庭,小心呵护着自己的尊严,在新潮中作卑微的抵抗。我们会想,有些事值不值得?我想很多事没有值与不值,自己无愧于心便可。故事中,作者笔下的每一位人物形象都值得尊敬,倘若没有悲壮故事,哪有后来的感怀,其中提炼出来的便是你的情怀。生活中,莫忘爱与和平,又可畏风雨。
最好的年纪,怀揣最唯美的梦。我们思绪万千、神采飞扬,灯下提笔心诉书衷情,二八之纪当有书香美梦,恰如晚照当配晴空,何人可负最佳年华?长吁一口气,在寒风凛冽中划破时空,直达《家》的身边,感谢你曾带来的成长。再次回眸,你又会在何方?
合肥学院邵广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