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二实验小学校优秀“团队研课”活动纪实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018新学期学校第一轮团队研课活动暨教学校长高级研修班阶段成果汇报伴随着九月的新颜早已落下帷幕。回顾整个教研的过程,依旧言犹在耳,历历犹在眼前,激情依旧在燃烧。
“研讨出真知”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究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团队研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校的团队研课活动有着光荣的传统,尤其是语文组,在李校长的指导盒语文组长的带领下扎实而高效进行着,成员们在这里汲取营养,萃取集体精华,专业能力得以提高。语文组的日常团队研课分为三种形式:课前团队研课,课后反思性团体研课,专题研讨型团队研课。
俗话说“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所以我们更注重的是反思性的团队研课形式。它的基本思路是“独立研课--上课--团队研讨评课--修改教学设计--再上课--再反思”,今天所呈现给大家的就是一节基于反思性的团队研课。
本次研课的主题是“学生核心素养与研学共同体建设”,所选的课例是长春班五年级上《秋天的怀念》,确定课例后,团队成员首先一起研读教材,解读教材,说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以及思路。而后由执教的孙晓宇老师作为主备人设计教学方案,设计后教案后,与师傅李校长一起研究修改,再交由组内成员互动研讨,改进教学方案,确定教案初稿,并由执教教师制作好课件资源。最后组内成员观课,议课,修改教学方案。
第一次试教时,所有成员进行观课,晓宇老师只讲了三十多分钟,课下我们进行了第一次研讨评课,指出这节课之所以提前下课,是因为课上老师成了主体,缺少与学生的互动生成。组内教师各抒己见,从导入的省时高效,到如何抓重点进行朗读指导,事无巨细,逐一指导落实。第二次试教后,通过录像回放,捕捉课堂教学问题,对课堂中的一些不足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我如此反复,直到形成教案定稿。
9月14日是第三次讲课研课,这节课,晓宇老师带着整个团队教师的智慧,自信满满站在讲台上开始又一次课例展示,所有人看到了她的成长,她的蜕变,在语文这个团队之中成长,在二实验这个大的团队中蜕变。这是一节成功的课,对照前两次试教,每个成员都在这里感受到了磨课的魅力;这是一节有意义的课,让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汲取团队的力量,获得专业前行的动力!
课下,我们又在全校老师的关注下又进行了第三次研课,首先是孙老师对自己的这节课进行了客观、深入的反思。随后我们全组语文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全面评析。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团体研课,而是“重心下移”的深刻研讨,它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进行行为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所以,这种研课形式对我们打造“高效课堂”“培养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次团队研课暂时结束,带给我们的确是很多。回顾团队研课的历程,无论是讲课教师,还是参与研课的教师,大家都收获满满,感慨多多--集体备课--试教--磨课--再试教--再磨课……真是一种碰撞、激活、提升的过程。老师们教研氛围浓了,凝聚力增强了,感情加深了。
同心悟,就是美好的校园没有教学的死角,都要提升、都进步、都成长;结伴研,就是相互牵手,结人生最美的友情,一生都幸福。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借助团队力量,通过磨课途径,让一个个课例变得鲜活而又生动,让一个个设计变得精巧而又合理。每一个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得到别人的帮助,在付出心血和努力的同时分享大家的教育智慧,在思考和行动中体验着共享、成长的快乐!在这个团队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同时又是真正的受益者!
只有每个人的美好,学校才会熠熠生辉;只有每个人的真诚,才会营造一个同心悟教、和谐友爱的大家庭。相信,此次团队研课,不仅给龙潭二实验的每位教师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团队合作和集体的力量,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附:此次执教的教龄刚刚满两年的晓宇老师的反思片段最能说明团队教研对一个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巨大推动力!
校本研修团队教研之我的成长
龙潭二实验 孙晓宇
校本研修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而开展的活动,在这次团队校本研修活动中,我很幸运的成为了语文组团队研课的“中心人物”。其实,当语文组的老师建议我说我作为教学新手,这次团队研课是一次不错的提升自己的机会,应该试一试......听到语文组老师们对我说的话,我既开心又紧张,因为从毕业以来,从来没有正式的讲过任何一节课,内心无比的忐忑。语文组老师对我这么信任,我想我一定要努力!
在试讲之前,我查看了网上的课堂实录,还把每一句都记下来,我想我就按照这位老师的讲课方法进行,应该可以复制和模仿下来,于是稍带些自信迎来了第一次的试讲。现在想来,也蛮好笑的,整节课几乎没有与同学的互动,几乎应证了“填鸭式”教学,没有活跃的课堂气氛,而且我只用了不到20分钟,就讲完了所有的内容。还记得那时语文组的老师还没意识到我已经讲完课了,还在专心的写听课记录给我评价呢!可一抬头,发现了不知所措的我,才似乎猛然省悟“课讲完了”,这样的情况,不仅老师们惊讶,我也很惊讶,明明是和网上教学实录一样的,怎么人家用了一节课,我只用了半节课呢?课后,语文组的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评课,告诉我如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如何指导朗读,如何提问......如何和学生沟通,她们每一个人都对我不吝赐教,耐心细致地指导,更让我感动的是佟威老师评价细致到每一句话该如何说,连一个字都要进行推敲。就像课文中“连连”和“不住”这两个词,我们是要问这两个词可以换成什么?还是问学生这两个词的近义词是什么?这样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可以说我的这节课是语文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大家汗水的见证,但是我作为演绎者,并没有完全的展现出来。
我认真反思了第一次的试讲的不足之处,仔细回味着老师们提出的修改建议,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在调整中深刻体会到教学艺术的魅力,也不禁想起了我上学时的老师,深感敬畏!就这样迎来第二次的试讲,这次试讲我认为还可以,虽然落下两个小知识点,但是,整体七个环节我都呈现了出来,基本上算是一节合格的课了。试讲过后,听课的组内教师又马上给了我很多建议,让我进行调整,并鼓励我说比上次好很多了,使我感到无比的温暖,而且充满了力量!
2017年5月16日我会永远记住,这是我第一次讲公开课!讲台下的孩子们充满了精气神,一张张可爱的渴求知识的面庞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教育,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基石,作为一线教师,社会中的中流砥柱,身上的责任是重大的。看着这些充满朝气的孩子们,我开始了我的正式讲课,前半节课还算顺利,下半节课讲着讲着忽然发现落下了一个环节,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我很紧张,没有按照之前预设的流程进行,导致下面教学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课后张宝红老师告诉了我补救的办法,让我茅塞顿开。紧接着下午进行了团队研课,老师们对我所讲的这节课多为夸奖,使我感到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