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日渐寒冷,我们开始穿上了外衣,盖上了厚被子。我们小班的孩子们经过一个多月生活,逐渐的适应,上学与爸爸妈妈分别时不再哭泣,能很高兴的跟他们说再见,更加地熟悉老师、小伙伴、班级环境。
我们都知道,0-6岁是人生命发展的奠基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0-1岁的孩子见到什么啃什么,见了什么抓什么,哪里不平往哪里走,即口、手、腿的敏感期;1-2岁的孩子从探索物质开始延伸到探索环境,探索环境的同时发展语言;2-3岁的孩子,开始探索事物与人的关系。也就是说,孩子在2岁之前研究“物体是什么”,进入2岁后研究“物体可以干什么”,从探索物质转向探索事和物的关系,自己与物的关系;3-5岁,孩子通过前三年与物质、环境、他人的互动,已经将活动的经验沉淀为自己精神的内涵,孩子的工作已具有简单的目的性,用物体作为材料去实现自己的设想,进入精神的工作。我们小班的孩子正是处于探索事和物的关系、自己与物的关系向探索精神的过渡阶段,能明显的观察到,有的孩子已经有了交往的欲望,开始进入“友谊敏感期”,交起了朋友;而有的孩子继续在探索物质。
班里有个小孩子,个子小小的,说起话来特别的可爱,我们叫他小赫(化名)。每天来的时候,格外兴奋,一蹦一跳地进入教室,还会跟老师打招呼说“老师好”。小赫的早餐、午餐、加点吃的可好了,刚入园那一阵还需要老师提醒几次或者帮着喂一下,没过多长时间小赫从取餐到吃,再到归位,都非常的顺利。瞧,小赫试着自己剥鸡蛋壳呢,多认真呐。
在平日的活动区工作当中,小赫最喜欢娃娃家的工作。切蔬菜、洗蔬菜、炒蔬菜,每个都要尝试一下,有一次把娃娃家的一个大的紫色透明的包包斜跨在肩上,模仿妈妈去买东西。娃娃家是孩子用来练习移情的地方,在这里孩子们照顾小宝宝,模仿妈妈爸爸的样子做饭、喂宝宝吃饭、哄宝宝睡觉等等,小赫在这里把自己曾经看到的展现了出来。
第一个月《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主题中有一节美术课是制作糖果,小赫上玩美术课的第二天在泥工区待了很久。揪橡皮泥、按扁橡皮泥、团圆橡皮泥,之后把团好的“糖果”放在用树枝做的棒棒上,变成了棒棒糖。就这样,做了一个又一个,那么的认真,是全身心的投入。
班级里的活动区很多,孩子们每天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一个多月,差不多班级里的每一处环境都已经熟悉了,也尝试不同的活动区。前几天,小赫在益智区玩了起来,颜色对对碰的新的益智游戏吸引了小赫的眼球,经过老师的引导之后,他和小朋友正式开始了游戏,小赫可以很准确的拿出与其对应的水果颜色,两个人玩了很久。
小赫在一日生活中也慢慢的懂得了规则。开始在有些中间环节孩子们可以坐在地台上看书,但是有些小朋友经常到娃娃家去探索些什么,小赫就是其中的一员。大概老师跟其说过五六次,慢慢好了起来,小赫逐渐的有意识那个时间是看书时间,经过老师的提醒,小赫在过度环节,学会了去看书,而不是到活动区了。真是很了不起的变化呢!
现在的小赫在班里情绪稳定,生活上基本上可以自己完成,活动区活动的时候格外认真,全身心投入去探索物质、探索人与物质的关系。慢慢地学会遵守规则,能跟老师说自己的需求,帮助老师整理玩教具,与伙伴共同玩耍。小赫是班里很多孩子的缩影,孩子们日渐熟悉这里,慢慢的成为了班级的主人,在这里能够放松下来进行一日生活。给所有小朋友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