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虽然没有去地坛挤庙会,也没有去雍和宫烧香祈福,只爬过一趟山,其他时间就在无所事事中度过了,看了阿加莎小说改编的几部电影《阳光下的罪恶》,《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惨案》,每部时间都很长,但是都值得细细品味,经典不愧是经典。还有一部韩国的《恐怖直播》,一个人撑起一部戏也是功力十足,《决战食神》倒没有什么值得回味的,不过种下了去香港品味美食的愿望。
在读不进书的日子,电影成为唯一的慰藉。最不爱看治愈系的我今天却被《澄沙之味》感动了,以至于最后还留下了眼泪。真的好感动,人与人之间的奇妙感情。真诚的关怀,诚心的帮助。
日本的电影总是走两个极端,要么极度恐怖,要么极度暖心,也已经开始看《东京物语》了,小津安二郎的作品需要静心去体悟。
吸引我的就是电影的不急不缓,不动声色,细腻写实。在灿烂樱花纷飞的季节,一个76的老奶奶闻到了空气中甜美的味道,于是走近一个铜锣烧店,但看到的却是一张对生活深深失望的脸。老人心痛了,看到小店的招聘启事,于是竭力推销自己一定要来当店员。店长本来是拒绝的,可是当他品尝到老人做的红豆沙之后终于下定决心聘请了老奶奶。
故事就这么慢慢的发生了。最感人的是老奶奶对生活的态度,对阳光微笑,对树枝招手,老人的心如此安静,甚至能够想象豆子从田间地头一直到被运送到餐桌前经历的故事,它们经过了怎样的雨露风霜,听见了多少溪流的歌唱,风的低吟,鸟儿的缠绵。
老人的帮忙,或者说她对生命对工作的态度是认真的一丝不苟的,为了做好铜锣烧的灵魂红豆沙,她赶在太阳出来之前已经到了店里开始忙碌了。用她自己的话说自己是比鸟儿起得还早呢。看到老人家的敬业勤奋,在对比自己每天睡到日上三竿真的是一脸赧然,自愧弗如。其实不仅是日本的匠人对自己的工作怀有这样的敬畏之心,我们的父辈,祖父辈,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我所见到的他们也都是一辈子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起早贪黑、终日无闲的。比起他们我真的是一点都不够努力,如果我们这一代人能像他们那样隐忍坚强、刻苦耐劳那将会做出多大的成就来啊。
正如当下流行的那句话,以一般人的努力程度来看,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老人为什么这样热爱生命?原来她的生命曾被禁锢,她手上有残疾,她是一个不幸的麻风病人。因为她的红豆沙做得好小店很快排起了长队,可是等到流言四起,小店又开始变得门可罗雀。店长因为爱喝酒年轻时在酒吧把人打伤至残疾,因此入了监狱,等出来后母亲也过世了。他对生活万念俱灰。在黑沉的夜里孤单心痛到咬自己的胳膊。老人因为自己曾怀有身孕但是因为身体的缘故,他们没有让她生下来。在看到店长对生活失望的脸时,她意识到自己的儿子如果生下来也这么大了,所以她决心帮助他找回失去的信心。
店的女主人曾要他把老人赶走,可是他并没有忍心,老人后来猜测到原因自己走了。不久以后去世了,但她留了一盒磁带给他,并把自己做红豆沙的工具留给了他。
这个社会充满流言,我们必须远离是非过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智慧减少愚昧的社会所带来的伤害。正因为老人被隔离过尝到过被幽禁的失去自由的滋味,所以她更加珍惜阳光下的生活。她心地善良单纯美好纯净,她用自己的故事和行动感化了店长的心。在最后的最后,樱花又一次盛开,店长离开原来的小店,在樱花树下用老人遗赠的做红豆沙的工具开始了“铜锣烧”的叫卖。他的脸上不再有阴霾,老人对生活的深刻洞见与理解,她的坚韧与乐观已经传染了他,他也更能体会生命的珍贵与美好,也许他已经知道如何与食物相处,懂得与食物相处的人自然也懂得了与社会的相处之道。
而这一切都是老人传递给他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是这样美妙。每一个人都有故事,重要的是你怎样聆听,并且能够抚慰它。
我的心就在这部电影的缓慢叙述中慢慢融化变得平静。
下次我吃铜锣烧的时候一定也会想起这部电影吧。
愿每个人都能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