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竟跟人吵了起来。
也不能如此说。在察觉到对方说话火药味始浓时,我条件反射要怼回去,但那个瞬间忽然福至心灵,知道我这话一出口,便不好收场了。
转了一下话峰,说出来的话虽然也不好听,总比对骂强。
应该再去复习一下《非暴力沟通》。
昨天我自己也有些奇怪。被人怼,我竟一点也不生气。是因为我及时止住了对骂的苗头吗?
完了跟朋友说起这事,我说感觉自己有点进步了,别人指责我,而我完全没有因他的指责对自己产生半分怀疑。
有自信,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便是这种感觉吗?不为外界所惑,不因他人的评价而质疑自己。如果是的话,我只想说,这感觉真他妈好。
最近这一年,我好像跟以前有那么一点不一样了,遇事不再全凭本能反应,对自己的情绪和别人的情绪有所觉察,也因此及时刹住了几次冲突,跟同事的,跟老公的。
我好像不是那么害怕跟人相处了。所以以前的害怕,不过是因为我的方式有问题?
在我自己变得不一样之后,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我越发能发现别人的一样。大部分人,同我以前一样,依本能行事,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产生的反应是一样的。
科学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当你了解一些人、事、社会的规律,便发觉世界也不是那么难理解的。
但除了这个,我好像在其他地方并没有什么进步,比如我的事业。
明年终于会有一笔闲置资金,除了理财之外,我要认真思考一下这笔钱能否有其他的用途。上次回家发现我妹夫和朋友合伙做了些生意,但我对他们了解非常少,对在城镇做生意的模式一无所知,毫无把握。
明年我就35岁了。不知道能不能在这个节点上拓宽一下自己。如果要做商业方面的投资,我可能还需要读一些相关的书,做一些了解,理论虽不能完全指导实践,但有一定胜于无。
这一年又快过完了。最近时不时地涌起阵阵焦虑。按照叔本华的说法,35岁便是正式进入中年了。叔本华还说,这个阶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对于这朦胧的变化,很有些恐慌。只能借由前些日子读过的李一诺的一篇文章安慰自己:
李一诺说,她34岁那年,有一天走在路上,猛然想起自己34岁了,吓得一个激灵。但现在她四十多岁,仍然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许多可能。
她甚至说,40岁有一个祛魅的魔力。公众号常常说30岁怎样怎样,35岁怎样怎样,但鲜少有文章写40岁怎样怎样,原因就在于,到了40岁,很多人便找到了自己的节奏,不再相信那些为人津津乐道的胡言乱语了。
我看了这话,觉得甚是有理。一心期待到了40岁可达真正的不惑。但又想到前段时间susankuang发个人杂志时说,这是她的最后一期杂志了,因为她已经没有什么困惑了。
但这之前,她花了七年的时间来读书,解惑。
若从18年算起,花同样的时间,到40岁达不惑,我还算将将来得及。
但愿能做到吧。